新加坡华人移民的入籍故事:因语言不通闹笑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新加坡华人移民的入籍故事:因语言不通闹笑话

2010年09月30日 14: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海虽然繁华,但我回去几次,发现那里的节奏太快,我已经接受不了。——戴海忠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9月30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到底要不要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这对于戴海忠来说,并不是个容易的决定。来自上海的戴海忠,双亲都住在上海,而眼看着人们正削尖脑袋想挤进自己的“老家”,戴海忠也不禁掂量起中国国籍和上海户口的分量。但他最终还是决定定居新加坡,在今年6月成为新加坡公民。不但如此,他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成为居民委员会的基层领袖。

  今年36岁的戴海忠,目前在新加坡本地发电厂做工程师,2001年因为偶然的机会来到新加坡工作。他说:“当时我还在上海通用公司工作。因为生了场病,在家休了一个多月的假。就是这个时候,新加坡公司到上海招人。就这样,我去应征,并最终来到新加坡。”

  去年年底申请公民权的戴海忠说,自己也曾经犹豫过是否要申请。原本想让妻子申请公民,结果她的申请被拒绝,戴海忠说:“我只好自己来!”

  他说:“我在上海的父母不太赞成,但我老婆特别喜欢新加坡的环境。这里的双语教育对小孩也比较好。上海虽然繁华,但我回去几次,发现那里的节奏太快,我已经接受不了。而且房价太贵,我把这里的组屋卖掉,也买不起那里的房子。上海的环境对我来说,已经有点陌生了。”

  把“MRT”听成“MIT”

  谈起初来乍到的经历,戴海忠回忆说,当初因为语言不通,闹了不少笑话。虽然之前在美国通用公司工作时,经常用英语和同事及上级联系,技术上并没有语言问题,但戴海忠说那是“哑巴英语”。

  他说:“来到新加坡后的前几天,同事每次跟我说‘搭MRT’,我都听成‘MIT’,我还在想,那不是美国大学么?怎么这里到处都是?后来才知道是地铁,恍然大悟。”

  戴海忠认为,新移民应该努力融入新社会。他本身也是在自家组屋楼下参与了一次种族和谐日活动之后,喜欢上新加坡的社区活动氛围。他于是申请成为先驱居委会第11分区的成员,每一两个月就帮忙筹办一些活动。他说:“来这里十年了,朋友圈主要还是中国人。但参与基层活动,让我结识了更多本地朋友。”(王舒杨)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