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报:避孕药问世50年 改变全世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中国时报:避孕药问世50年 改变全世界
2010年05月05日 15: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5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5日刊出科普作家潘震泽文章《避孕药问世50年 改变全世界》。文章说,1960年5月11日,第一种以避孕为名目的口服药取得美国许可得以上市,开启人类历史新页。避孕药的问世对于女性身体自主权、工作权以及两性平权的贡献之大,无以复加。

  文章摘编如下:

  一九六○年五月十一日,第一种以避孕为名目的口服药“安无妊”(Enovid),取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许可得以上市,因而开启人类历史的新页;如今,该药即将满五十岁了。

  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早在一九五○年代中,避孕药就已研发成功,并于一九五七年以“调经药”的名义取得上市许可。因此,今年庆祝避孕药问世五十周年,还是把该药的年龄少算了几岁。

  避孕药给人称作“改变世界的药”,其来有自;单从英文里字首大写、并加定冠词的“药丸”(the Pill)一词,指的就是避孕药这点,可见一斑。但避孕药同时也是“最遭世人误解的药”,打从研发起,引起的争议与疑虑就没少过,至今仍未消减。因此,在该药问世五十周年之际,仍有必要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及最新发现。

  避孕药的发明,可说是内分泌学家带给世人最大的贡献,因为避孕药的成分,是女性卵巢分泌两种性腺激素的人工制品;其中之一是助孕素,另一是雌性素。这两种激素在成年女性体内随着卵的发育、成熟及排出,而有周期性的分泌,也造成了月经周期。如果以外加方式将体内这两种激素的浓度维持在低量的定值,则可有效地阻断脑下腺分泌两种性腺刺激素,于是卵巢就不会排卵,女性自然也不会受孕。

  上述女性月经周期的激素调控机制,生理学家早在一九三○年代就已经了解得相当透彻,甚至一九四五年就有人提出以连续服用雌性素的做法来抑制排卵,以达避孕目的;问题是激素的来源受限,所以可行性也大打折扣。

  助孕素与雌性素都属于类固醇激素,人工合成的步骤繁复;早期有人从孕妇的尿液中提炼,后来则用上大型怀孕哺乳动物(好比牛、马)的尿液,但数量仍有限,不足以制造大批药丸。一直要到一九四○年代中,化学家马克成功地从墨西哥土产的地薯中提炼出大量的性腺激素原料之后,人工制造性腺激素才变成可能。

  避孕药的研究,是在两位女性运动先驱的推动下才开始的。为了支持桑格女士的家庭计划运动(“控制生育”的婉转用词),麦考米克夫人自一九五一年起,以大笔经费赞助美国生理学者平克斯着手避孕药研究,而于五年后取得成功。避孕药的问世,对于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工作权以及两性平权的贡献之大,可是无以复加;至于六○年代的性革命是否由避孕药而起的争论,犹其余事。

  除了卫道人士及教会的反对外,一般人最担心的是安全性问题;让没有病痛的人每天吃颗药丸,就算吃的是身体原本就有的激素,还是难免疑虑。今年三月,《英国医学期刊》发表了一项为期三十九年、超过四万六千人参与的研究,其结论是:曾经使用避孕药与从未用过的人相比,其长期死亡率非但没有增加,反而还有下降。这项研究结果可说是避孕药五十岁生日的最佳礼物,也让早些年话不敢说得太满的科学家与医生,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