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2日电 台湾《联合报》22日刊出社论说,面对全球化及区域经济整合,面对须与大陆“和平发展”,台湾必须改革开放。这句话尤其要说给民进党听,不开放就不可能锻炼台湾竞争力。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引擎口诀是“解放思想”,何妨借此四字勉民进党?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现在需要的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的品牌标语,使得大陆脱胎换骨,如今以“和平崛起”之姿令世人刮目相视。台湾现在需要的是改革开放,这句话尤其要说给民进党听。
台湾原是“改革开放”的楷模。但是,值此全球化及区域经济组织成为国际主流之际,又值两岸关系从冷战对抗转向和平发展之时,台湾却反而出现了一股“反改革/反开放”的锁闭逆流;如果不能打通这任督二脉,台湾恐怕难以迎对未来的严峻挑战。
台湾当前所处的大局大势是:一、全球化;二、大陆崛起,成为世界工厂及世界市场;三、台湾的经济规模甚小,不能摆脱出口导向的经济形态,必须与全球分工链联结,也就无法与大陆切割;四、台湾不能阻禁人民以两岸为生涯平台。也就是说,“开放”是台湾唯一的生路,而台湾的政经“改革”亦应以“开放”为指向。
台湾真正的危机是:已无可能阻禁人员及资金向外流,十余年来却又设下种种障碍,阻禁外面的资源向内流。因而台湾长期呈现资源外流的“出血”情势,而不能形成“循环”;所谓“根留台湾”、“建设台湾为亚太平台”等思考,因而皆无实现的条件与凭借。
是否开放大陆学生来台的争议即是一例。台生赴大陆就学已无法阻禁,但民进党却全力阻挡陆生来台。大陆采认台湾学测成绩让台生免试入学,更针对台湾的“顶标生”,且以“国民待遇”准许台生考照及就业;相对而言,国民党版的陆生政策则采“三限六不”,而民进党更主张完全禁止。这就是“挡不住流出/只阻禁流入”的畸形政策。
然而,陆生来台不止是教育产业的问题,更对两岸交流的长期均势,在人文上及政治上皆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只要检视过去“侨生”返回居地后对台湾的回馈,即知陆生来台在社会及人文上所可能产生的重大意义。
台湾在经贸上绝不可能与大陆切割,但长久以来,也只见台湾的资源流向大陆,而台湾却对台资、外资渐渐失去扎根的诱因,对陆资更是敬谢不敏,包括曾经长期禁阻陆客来台观光。这是“出血”而无“循环”,且禁阻“循环”。
一般人只见到ECFA“向外流”的部分,例如减免关税,当然有利于台企台资与大陆来往;却未能注意,ECFA“向内流”的效应,这是因为改善了台湾的投资条件,使得台资、外资及陆资皆有更大的诱因在台湾投资,亦即有利于“根留台湾”。
民进党在经贸方面的锁闭政策也一直是锁进不锁出;八年执政使两岸经济依存大幅提高,但对“根留台湾”及“防止台湾边缘化”却拿不出对策。民进党反对ECFA,就某种意义而言,其实就是反对改善“根留台湾”及“将台湾建设为亚太平台”的客观条件。
面对全球化及区域经济整合,面对台湾必须与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及世界市场的大陆“和平发展”,台湾必须“改革开放”。开放当然会有一定程度的痛苦,但不开放就不可能锻炼台湾自己的竞争力,亦不能维持台湾对全球资源的吸引力。开放是为了提升“根留台湾”的条件,而陆生来台及ECFA等政策,皆是为了迎对“开放”而必须有所作为的“改革”。
锁闭政策不可行。民进党的这一套锁闭政策,恐将眼看着台生更流向大陆,台资更流向大陆;而只能以“弱势产业代言人”的角色欺蒙群众,坐视台湾一步一步趋向边缘化。可以断言,民进党愈这么干,愈留不住台生,愈留不住台商;因为人才和资金不会守在竞争力日弱、吸引力日竭的下沉社会。“开放”必有痛苦,“改革”才有希望。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引擎口诀是“解放思想”,何妨借此四字勉民进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