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澳报:国民党“五都”保三即可说是胜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澳报:国民党“五都”保三即可说是胜利
2010年04月20日 17: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4月20日电 澳门《新华澳报》20日刊出署名富权的文章说,相对于民进党“五都”市长人选一片混乱,国民党则是处于较为单纯的状态。倘台北、新北、台中三市能拿下,“五都”选战国民党就将仍能维持现状,即保住中北部“三都”。这与使五年前陈水扁贪腐弊案初揭,民进党开始呈现衰败的形势时的战果来比照,不能算大赢。但倘以今日形势相比照,则可说是胜利了。

  文章摘编如下:

  相对于民进党“五都”市长人选一片混乱,国民党则是处于较为单纯的状态。其中新北市、大台中市的人选已经确定,新北市是将征召现任“行政院长”朱立伦出战,大台中市由于经过党中央协调,曾有意参选的几位地方派系人员均已主动退出,只剩下形势确需留在大台中市打拼的胡志强挑担大任,因而这两个市都不需要进行民调。

  而分别有多人报名参加初选的台北市、大台南市和大高雄市,昨日国民党也已有民调结果出炉。但由于民进党“五都”市长对手都还未有浮现,故不急着过早正式宣布,只是将民调结果告知参加民调的人员。为尊重当事人意愿,也不会公布民调排序及民调内容。待协调成功后,再于四月底、五月初一并公布,或先公布没问题比较没问题的人选。

  不过,国民党中央仍是透露,台北市、大台南市和大高雄市最高民调数字的情况。其中台北市一如人们所预料,民调最高的是现任市长郝龙斌;大台南市则是前“立委”郭添财和李全教旗鼓相当;大高雄市则是以“立委”黄昭顺的民调最高。

  从参选形势已经明朗化的台北、新北、台中三市的情况看,胡志强能获胜连任已无悬念。这不单止是因为胡志强吏治台中市九年,政绩不错,且其本人的形象及能力也较佳,连民进党人也不得不服。本来,谢长连在苏贞昌与游锡堃连手排拒之下,眼看无法如愿在新北市参选,就有意退一步,到大台中市试下运气。但由于受掣于自己“退出政坛不再参选”的告白,及受到“抓耙仔事件”的负面影响,已丧失参选的正当性。而原本已在台中市耕耘多年、并也曾在五年前挑战过胡志强的林佳龙,近日不知出于何故,突然说“不玩了”,前功尽弃。因此,胡志强才真正是“拔剑四顾意茫茫”,没有对手,笃定连任。

  新北市的形势则要看民进党将是派出何人与朱立伦对拼。本来,民进党最有把握的是老县长苏贞昌卷土重来,倘是由他挑战争取连任的周锡玮,必能重新染绿新北市。但在国民党启动紧急危机处理机制,劝退了周锦玮,并决定改派朱立伦出战之下,苏贞昌却是出于其“志在2012”的心中“小九九”,未待民进党中央协调即自行宣布参选台北市,打乱了蔡英文的战略部署。

  但即使如止,国民党征召朱立伦的决心不变。难得的是,周锡玮也不因此而感到后悔,相反还表达了积极为朱立伦辅选的正面态度。这便形成了民进党无论是遣派何人出选,都将遭遇国民党朱立伦、周锡玮“双剑合璧”力抗一人的状况。因此,民进党除非是由蔡英文出选,否则国民党都将是处于“大炮打蚊仔”的优势,赢得比较轻松。

  台北市郝龙斌则遇到了挑战,因为向他叫板的是苏贞昌。现在国民党没有陈水扁这个“对照组”的“红利”可供享受,而且马英九的民调也处于低迷之中。不过,幸好台北市蓝绿基本盘仍有利于国民党,而且台北市选民的自主性较高,再加上郝龙斌近来在处理“猫缆”、“花博”等政务较为顺手,民意支持度有所回升,如能继续保持此态势到年底,估计能险胜苏贞昌。

  倘战果确是如此,“五都”选战国民党就将仍能维持现状,即保住中北部“三都”不会易帜。这与使五年前陈水扁贪腐弊案初揭,民进党开始呈现衰败的形势时的战果来比照,当然不能算大赢。但倘以今日“绿肥蓝瘦”的形势相比照,则可说是胜利了。

  大高雄市的民调是黄昭顺最高,应是较为合理。因为在赖峰伟、苏盈贵、林益世、黄昭顺、候彩凤、张显耀等六人中,黄昭顺的年龄虽然是大了一些(五十八岁),但由于她的父亲黄尊秋曾两任“监察院长”,在南台湾很有人脉关系,因而连带她本人也曾获得“深绿”的“南社”等“本土”社团支持。由此,大高雄市长选举就将是“两个女人的战争”。倘民进党的杨秋兴脱党参选,大高雄市确是会有“翻盘”的可能。

  至于其他五人,各有千秋。但除了林益世在高雄县内仍有可为之外,其余各人要不就是其影响力仅限于左营军眷区(张显耀),要不就是曾参加过“台联党”(苏盈贵),要不就只局限于工人,对农民没有吸引力(侯彩凤)。

  现在国民党最艰困的是大台南市。无是郭添财还是李全教,都难以与民进党的陈唐山、许添财、赖清德、李俊毅等其中的一人可匹敌,还将是拱手让给民进党,只是求得“母鸡带小鸡”带动市议员候选人的气势而已。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