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还富于民成举国共识 两会如何求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澳门日报:还富于民成举国共识 两会如何求解?
2010年03月03日 0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3日电 全国“两会”3日将登场。《澳门日报》3日发表社论《还富于民成举国共识》。社论说,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还富于民,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黎民的共识。一系列涉及民生的措施表明,中国已着力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人们期待在即将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能提出更多“还富于民”的新举措。

  文章摘编如下: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两会”今天拉开帷幕。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今年“两会”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不是楼价高、官场腐败,也不是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而是“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关系到每个人的荷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改善,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广受关注理所当然。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大大提升,一些省市更富可敌国。近日发布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显示,2008年,广东经济总量已超过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南非,在二十国集团各国中可排到第十六位。除了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省的GDP也超过了二十国集团部分国家。

  中国一个省(市)的经济实力可与一个国家“拗手瓜”,可见中国国力的增强并非吹嘘,但“富可敌国”的背后却存在国富民弱、贫富差距明显、收入不均等隐忧。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还富于民,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黎民的共识。

  上月三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把“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放在了首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强调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了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助推器。金融危机使举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共识,即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外贸依存型转向内需驱动型。内需须依靠居民消费拉动,刺激居民消费须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无钱何来消费?

  长期从事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专业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2009年是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政府推出了很多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其中全国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增长了16.6%;政府承诺三年内投入八千五百亿元用于医疗改革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承诺投入九千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开展农民养老保险试点等。

  一系列涉及民生的措施表明,中国已着力推进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但这些改革措施大多只是涉及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而涉及初次收入分配领域的措施(如增加工资等)仍显不足。收入分配改革要真正实现全体国民合理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必须多管齐下,从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同时下手。

  近日,国家发改委提出四项措施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包括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加强个人收入调节。为增加农民收入,国家从继续提高主要农产品价格、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等方面入手;为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政府将帮助因企业经营困难或倒闭而产生的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同时根据经济形势和物价变化,及时调整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社会救助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为提高职工工资收入,国家将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大力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为加强个人收入调节,将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这些措施涉及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重点关照社会的弱势社群,可说是对症下药,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尽快细化和落实这些措施,使广大民众及早受益。

  人们亦期待在即将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能提出更多“还富于民”的新举措。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