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3日电 香港《文汇报》23日刊文说,珠三角缺工潮蔓延,多省限劳工外流。事实说明,80、90后青壮年的新就业观、结构性劳动力失衡等,都展现出中国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未来必须未雨绸缪,逐步改变过度依赖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文章摘编如下:
珠三角缺工潮蔓延 多省限劳工外流
据中国经济网22日消息:春节刚过,东部沿海地区就出现大规模用工荒,珠三角缺口超200万。据了解,不仅是河南企业,外省一些政府部门专门出台文件,限制劳动力外流,以满足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
春节刚过,东部沿海地区就出现大规模用工荒,珠三角缺口超200万。其中,广州预计缺工量达15万人。特别是餐饮业的前台和楼面服务员,平均1名求职者,有近5个对应岗位可供选择。东莞缺工更为严重。此外,沪苏浙闽和广西北部湾等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人。
为此,南方企业纷纷到河南招聘员工。据《武汉晚报》报道,由于用工缺口较大,沿海很多城市开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试图吸引民工的光顾。有调查数据显示,70%的人认为,深圳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应该定在1500元至2000元。
同时,由于南方企业纷纷前往河南“抢人”,给当地企业用工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一些河南企业为留住熟练工人,早在年前已为员工涨了工资。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一位负责人称,由于经济发展,很多中西部省份也开始出现用工荒,有些省份已出台政策,限制劳动力输出。
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变化。该情况在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省已经初显端倪,劳动力供应预计在2013年至2014年到顶。
河南目前拥有近亿人口、3200万富余劳动力,不仅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中国劳务输出第一大省。到去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超过2200万人。不过,河南的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近几年明显降低。2007年新增劳动力200多万,2008年为180万,2009年则不到110万。
中国劳动力供给已发生由“无限供给”变为“有限剩余”的重大转折,意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将会经常出现。
中国渐失“人口红利”
新年伊始,长珠三角等沿海地区频呼“用工荒”,就连安徽、河南等劳工输出大省,也纷纷出台措施,鼓励省内就业,部分西北地区,甚至出现了限制劳工出省的现象。
事实说明,“未富先老”的老龄化趋势、提前进入的低生育阶段、80、90后青壮年的新就业观、结构性劳动力失衡,都展现出不少专家的忧心正在变成现实,中国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十年后可能将难以为继。
一直以来,“人口红利”都被认为是造就“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因素。按照流行的观点,“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三:其一,“人口红利”的消失将降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使中国依赖出口的“增长发动机”大受影响;其二,“人口红利”的消失将降低居民储蓄率,影响到中国的资本形成,进而降低经济增长;其三,人口老龄化会给社会保障带来巨大挑战。
尽管外界还有中国“人口红利”是否真的正在提前消失的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仅仅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将不能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未来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进一步推动“人口红利”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逐步改变目前过度依赖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要加速人力资本形成、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健康发展。(葛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