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1日电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出署名文章说,央视春晚刚落幕便争议四起。观众喜爱的演员今年也出现了是非褒贬,褒者如对刘谦,称他再次用创新节目让人们见证了奇迹。贬者如对赵本山的失望,过去很少见。分析认为,作为一个打造多年的知名品牌,央视春晚虽然在推新人和造明星上有目共睹,但实际质量却逐年下降,一个明显不足就是缺乏打造经典的长远规划。
文章摘编如下:
2010年央视春晚刚刚落下帷幕便争议四起,有人将之归结为“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春晚就是这么个玩意儿”。这话说得有点模棱两可,却带出了历年春晚的一个瓶颈──缺少经典。析其症结,不外有三:一是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二是“老大”思维作祟;三是缺乏集体创新动力。
找出病源对症下药
每年春晚过后,都能听到“今年不如去年”的说法,今年尤其突出。再往细里探究,“没有印象最深的节目”之说就会浮出水面。因此,人们的总体印象是乱哄哄,正如某网友所说:“开场表演的不是歌舞,是人海战术;冯巩表演的不是相声剧,是网络流行语(过时的);宋祖英唱的不是歌,是孤独;郭冬临、牛莉表演的不是小品,是生活;孙楠表演的不是唱歌,是蹦迪;孩子们表演的不是舞蹈,是动画片;姜昆表演的不是相声,是自恋;《荷塘莲语》秀的不是舞蹈,是舞美;黄宏、金玉婷表演的不是小品,是怪笑;王菲唱的不是歌,是传奇;阎妮、殷桃表演的不是小品,是制服;小虎队唱的不是歌,是岁月;刘谦表演的不是魔术,是震撼;赵本山表演的不是小品,是广告;央视完成的不是春晚,是任务……”
在观众喜爱的演员中,今年也出现了是非褒贬,褒者如对台湾魔术师刘谦,称他去年一炮走红,今年再次用创新的节目让人们见证了奇迹。虽然也有人挑他的毛病,试图破解“刘谦之迷”,却是牵强附会加主观臆测,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喜爱刘谦之人仍占压倒多数。这同时还说明,节目创新,对于演员的艺术生命和荣辱毁誉同样重要。贬者如对赵本山的失望,过去很少见,因为他在观众中的口碑历来很好,也是历年春晚的台柱子。今年人们对他的失望之中,虽然有对小品的直接不满,也有期望值过高的其它因素,因为在春晚开播之前,已有娱记高调宣扬说“本山大叔的小品,彩排时把人们逗笑了三十多次”。经此煽惑,观众的胃口自然会被高高地吊起,结果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一个打造了二十多年的知名品牌,央视春晚虽然在推新人和造明星上有目共睹,但实际质量却是在逐年下降,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缺乏打造经典的长远规划,二十多年来,央视春晚中能够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极为少见,央视春晚的瓶颈可谓是由来已久。其实,问题就摆在面上:一是只有龙头没有龙尾,缺乏群策群力的集体创新动力;二是独占鳌头的视听平台使其长期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三是在“老大”思维的制约下,只有局部战役压力,没有人人明晰的战略前瞻期许。
让经典提升综合国力
为突破央视春晚的瓶颈,很多人在献计献策,归纳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可以在现有体制下加以改进:一是强化品牌意识,在晚会形式上最好能够固定几种风格不同的经典模式,或简约,或华丽,繁简之间来回转换,如此好处是可以加深组创人员对于晚会的总体把握,把对形式的关注精力更多地投放在内容上。
二是广揽英才,成立一个以春晚为核心的长久型创作团队,同时约请各界专家如心理学家、民俗学家、史学家、医学专家但任长期顾问,通过反复论证观众审美需求的普遍规律,和由专人进行的不间断调研,定期为改进每年的春晚,提供新鲜而又真实可信的数据。
三是把春晚的领导权与艺术指挥权剥离,然后从全国的导演同行中通过“春晚导演擂台赛”的方式精挑细选,以确保创作团队不暮的朝气。
四是对晚会风格的多样性,也要有一个长远规划,不能年年想出新,年年“落不是”。只要明确晚会的重心是“打造经典”,就一定要有一个统一长远的创作思路,这样才能在强调艺术创新的同时,给经典之作的破土而出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也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五是对于演员阵容的筛选,不能过多考虑“照顾”(如少数民族比例、不同地区的比例、主旋律在节目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等),应该从艺术创作规律出发,从观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尊重编、导、演们的创造性劳动,使所有节目在登上春晚舞台之前,就已经具备了深厚的人文根基,经典之作更离不开千锤百炼。
六是吃透“以人为本”的精髓,从人性化的高度上提升春晚作品的总体质量。
可资借鉴的是奥地利维也纳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年年举世瞩目,年年演奏的却都是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恰恰是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在发挥着足以抗衡审美疲劳的无穷魅力。而在形式上,无论豪华还是简约,都不过是一种点缀。央视完全可以参照这一做法,在明年的春晚上来一个“而今迈步从头越”。而且,作为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打造艺术上乘的经典之作,也有利于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甄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