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5日电 针对国内房价上涨迅猛之势,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更改应对措施,并明确推出四大组合举措“重拳”。香港大公报日前刊发肖隆平文章以为,这四条“药方”并不是对症下药的“药方”。
文章摘录如下:
且看第一条──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其中特别提出要在用地上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从供求关系假象上看,中国的房市确实是供不应求,但如果拿出空置率来反驳的话,似乎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如果真想解决供求关系紧张局面,首先就应该解决空置率问题,再想办法尽量增建新楼盘。
再看第二条──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抑制是必须的,但是怎么抑制才能真正起到抑制投机作用,仅仅通过营业税政策的调整就能达到抑制效果吗?有一个事例或许能够很好地说明问题,北京一位胡姓业主去年9月份花了190万购买了一套南三环附近某小区135平方米的三居室,11月份就以290万挂牌房产中介处。两个月净赚100万,这比很多生意都好做,多交一点点营业税又能算得了什么?
再看第三条──加强市场监管。加强监管是必须的,但怎么监管才算到位,又应该监管谁?这或许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新闻周刊》曾做过调查,大多数土地违法违规的主体是地方政府。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充斥着政府与所谓开发商的交易。那么,如果只是监管开发商,又怎能起到监管作用?
最后看第四条──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这也是一项必须做的工作,但关键是能否做到位,保障房都给谁保障了?保障房给谁保障、怎么保障才是关键而非建设多少保障房。
因此,要真正让“国四条”做到对房市对症下药,还需更深入地了解更多真实的情况,而非重视并改变措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