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刊出中国首都经贸大学学者张智新的文章说,经过几次调整,中国外交高层团队多是50后,意味大规模代际交替已逐步完成,共和国一代已然全面接掌外交团队。外交领域人事代谢正常化、规律化,是人才辈出的体现,也是中国外交能量上升的重要表现。外交精英人才梯队的形成,又将为中国外交继续提升、发展,提供充足人才资源。
文章摘编如下:
2010年第一个工作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任免公告,任命崔天凯、傅莹、翟隽为外交部副部长,免去何亚非、武大伟的外交部副部长职务。在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外交部作为国家外交团队的首要部门,其人事变动自然格外引人注目。
“50后”精英全面接班
这是外交部的正常人事调整。1946年出生的副外长武大伟因到龄卸任;1955年出生的何亚非在2008年7月由部长助理升任副部长,一年半后即卸任。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8年9月迄今的几次人事调整,提任的全部是1950后出生的年富力强官员:王光亚在2008年9月由驻联合国大使,出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党委书记,他和部长杨洁篪同年,都是1950年出生。与此同时,从副外长任上出任联合国大使的张业遂,从副外长位置上转任驻俄罗斯大使的李辉,由中联部副部长转任外交部副部长的张志军,从驻英国大使任上获升为外交部副部长的傅莹,即将出任驻日大使的程永华,都出生于1953年。
现任驻日大使崔天凯这次获任副外长,出生于1952年。由部长助理升任副外长的翟隽则出生于1954年,而在2008年初出任驻法大使的孔泉生于1955年。
经过几次调整,特别是随着武大伟等人卸任,中国外交高层团队之中,20世纪40年代出生者几乎悉数退任,现任外交部全部领导班子成员及驻美、俄、日、德、法、联合国大使均是50后生人。驻朝鲜大使、1956年出生的刘晓明将接替傅莹出任驻英大使。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外交团队的大规模代际交替已逐步完成,“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共和国一代,已然全面接掌外交团队。
背景专 履历全
综观近年来陆续被委以重任的50后外交官,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年富力强。杨洁篪、王光亚接近60岁,其他大都是50多岁,是外交职业的黄金年龄,一方面正符合了当代中国外交工作繁重复杂的业务需要,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领导梯队。还有,一批60后出生外交官也在被委以重任,为未来健康有序地人才代谢打下了基础。
二是背景专业。这些官员几乎清一色正规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从外语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毕业。杨洁篪、王光亚、崔天凯、傅莹、何亚非、张业遂等人,都有留学美欧的背景,为外交职业生涯做了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
三是履历完整。近年来上位的这批外交高官,多数拥有丰富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经历过驻外、区域事务、国别事务和国际组织事务,或者从事过政党外交,足见在用人上力求打通外交、外联、外事、外贸四大领域。
重视女性 强调平衡
同时,透过近年来外交人事的频繁调整,也可以看出外交用人方面的趋势:既重视新陈代谢,又不拘泥于年龄限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如驻美大使周文重、驻德国大使马灿荣均接近65岁时退休;既重视教育背景、履历完整,又强调“五湖四海”,注重背景的平衡。例如,外交部领导层有驻大国使节出身,也有政党外交出身,既有美欧工作经历,也有亚非拉工作经历。
此外,女性外交官被格外加以培养重用,也是这一阶段的明显特点。新中国任命的800多名驻外大使中,女大使有45名。目前,女外交官共有1600名,占外交官总数的近三分之一。160个驻外使馆中,女性馆长有22名。如媒体关注的那样,傅莹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首位、建国以来第二位女性副外长。其他如驻比利时大使章启月、驻东盟大使薛捍勤、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亚洲司司长杨燕怡等,构成了外交战线上的亮丽风景线。
外交领域人事代谢正常化、规律化,是人才辈出的体现,也是中国外交能量上升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外交精英人才梯队的形成,又将为中国外交的继续提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