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2日刊文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没有达成具约束力协议,一些人指摘中国表现。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对会议取得现有成果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表现了最大诚意,尽了最大努力。中国学者说,如果不是中国总理最后一刻与美国、巴西、印度等国促成协议,会议成果根本等于零。
文章摘编如下: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没有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一些人指摘中国的表现。对此,中国总理温家宝昨天表示,中国对会议取得现有成果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表现了最大诚意,尽了最大努力”。
温家宝接受官方媒体新华社的访问,明确表明中国的态度以及对哥本哈根会议的评价,这篇访问发表在外交部官方网站上。
此前,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长爱德华•米利班德在20日出版的《卫报》撰文,点名抨击中国领导一组国家“骑劫”哥本哈根会议,阻止重要的减排协议通过。
温家宝在上述访问则强调了哥本哈根会议的积极意义。他说,会议在经历了曲折后,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哥本哈根协议》。该文件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双轨制,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减缓措施、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
温家宝认为,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广泛认可,来之不易,应该得到珍惜”。他也指出,中国在会议期间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务实合作的精神,与各方密切沟通协调;整个过程公开、透明、高效。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对本报分析说,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各国核心利益,因此大部分国家都是“公事公办”。但是他提醒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对有关问题做了积极表态;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又主动宣布到2020年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至45%,中国自认做出了很大努力,所以在态度上更显得理直气壮。
他认为,不单是中国,“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非常不满发达国家没有更高的减排承诺,不满它们试图淡化《京都议定书》,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起承担强制性的减排责任。”
至于美国提出中国减排要受到国际检查,从中国的角度看,这是发展中国家自愿做出的承诺,不能接受国际检查的要求。
时殷弘认为,英国与法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大对中国的施压,这与欧洲更迫切要在气候问题上争取世界议程领导权有关。
对于外界指中国态度过分强硬的批评,时殷弘说,如果不是温家宝最后一刻与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促成协议,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根本等于零。
“现在争执的焦点,到2010年墨西哥的气候变化大会上,还会是争执的焦点,发展中国家退让的可能性尤其低。也许,将来为了达成协议,发达国家会在发展中国家履行有区别的责任方面做出一些让步,也可能增加一些金融援助。虽然主要分歧依然会难以弥合。”
“但哥本哈根会议也有很大意义,因为会议的关系,美国、中国、印度都做出减排承诺。另外,这次大家把到底有多少分歧都澄清了,下一次就可以直接在这些问题上进行谈判。”(韩咏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