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报:中日企业态势逆转 日应调整师傅心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侨报:中日企业态势逆转 日应调整师傅心态
2009年12月21日 1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21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文说,在作为基础产业的钢铁领域,中国企业一举取得优势,有可能成为“日中逆转”的一个象征性事例。但是,从日本一些媒体的评论可感受到一些日本人在中国发展面前的心态并不正常。他们不能靠刻意渲染日中从“师徒”转为“对手”而积蓄对立情绪,应该着眼于未来积极考虑。

  文章摘编如下:

  2009年岁末,准确地讲是12月17日,日本共同社上海分社在发出一条消息后随之发出一篇评论。这条独家消息的题目是——宝钢粗钢产量超新日本制铁跃居世界第二。这篇评论文章的题目是——从“师徒”到对手,宝钢崛起令日企感到危机。

  这则“独家消息”说: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宝钢集团2009年粗钢产量预计将首次超过新日本制铁公司。此前,新日铁一直仅次于总部位于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公司居世界第二,而如今曾经从新日铁引进技术的宝钢将跃升至第二。在作为基础产业的钢铁领域,中国企业一举取得优势,有可能成为“日中逆转”的一个象征性事例。

  这则“独家消息”还说:据新日铁公司介绍,该公司2009年全年母公司的粗钢产量预计仅为2400万吨规模,包括子公司在内的整个集团也不会超过3000万吨。而据中国的业内人士称,宝钢集团2009年1-10月粗钢产量为3158万吨,已经超过了3000万吨。

  这则“独家消息”更说:中国今年汽车销量已经突破1200万辆,居世界第一,因而钢铁需求十分强劲。1-10月在全球粗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3.5%的大环境下,中国仍达到了10.5%的增幅,产量占世界将近一半。另一方面,日本由于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大幅减产,建筑业也处于低迷状态,粗钢产量预计比去年度减少近30%,为197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应该说,这则“独家消息”写的很好,从现实结论到数据对比,从数据对比到市场分析,都是翔实而有说服力的。

  但是,看看日本共同社写的评论,就可以感受到日本人以及一些日本媒体在中国发展面前的心态并不正常。这篇评论首先引述一名日本大型钢铁公司干部面对中国企业跃进势头的惊讶之语,说“不仅在产量上,而且在技术力量方面也达到了不亚于日本的水平”。然后指出,在粗钢总产量上,日本早已被中国远远拉开距离,如今,曾与新日本制铁公司是“徒弟”关系的宝钢集团也成长为“师傅”的重要对手。由于中国试图通过产业整合进一步加强竞争力,日本企业的危机感正在逐渐增强。

  “弟子不必不如师”,这是中国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写下的一句名言,也是中国“为人师表”讲究的风范和境界。看见学生超过老师,看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应该高兴才对。但是,如今,日本没有这样的心态。

  此刻,日本人可能想到的是中国的一句行业用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其实,这种理解是偏窄的。在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一批又一批“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文化,那是真正的“徒弟”。后来,日本发展起来,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干出了“徒弟”打“师傅”的事情,让中国人打掉的牙往肚子里面咽——硬是忍了下来。

  百年卧薪尝胆,百年发奋图强。坦率地讲,中国还有百年向日本的学习的历程,尽管学习的方式方法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尽管有的时候这种学习是不能公开言明的。

  现在,中国开始真正站立起来。这个时候,一些日本人开始强调:“宝钢集团的宝山钢铁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不久,当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在考察新日铁君津制铁所后,以该公司为样本建立的。新日铁除了将最新技术引入宝钢、派遣职员赴中国进行技术指导外,还接受中国技术人员在君津及大分制铁所进行研修。宝钢从新日铁学到的技术传播到中国各地,为1996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迈出了第一步。”对此,中国应有大国风范,应该向日本说声“谢谢”。

  但是,得到这声“谢谢”之后,日本一些人不能靠刻意渲染日中从“师徒”转为“对手”而积蓄对立情绪,应该着眼于未来积极考虑。(蒋丰)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