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0日电 香港《大公报》20日刊出文章说,北大搞“校长推荐上北大”制度,这绝不是北大自己的“家务事”,而是事关教育公平的大事。因此,北大无权关起门来进行运作,而应将整个过程置于阳光之下,主动接受监督。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杜绝腐败,更是对民意的一种尊重。
文章摘编如下:
“校长推荐上北大”在争议声中有了新进展,全国400余所报名学校中,有39所中学获得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16日公布了这39所中学及其校长姓名,表示如公示对象存在问题,可向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反映。
“校长推荐制”终落定
自北大声称将推行“中学校长推荐上北大”制度以来,支持声和反对声便此起彼伏,但争议归争议,多数人还是希望获得推荐资格的中学名单能早一点出炉,毕竟,这将直接影响到一批考生的命运,更事关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荣誉。现在这只靴子终于落地了。我们没有理由不祝贺那些“上榜”的中学和校长们。
然而在祝贺的同时,面对这份推荐资质名单,公众和落选学校,包括那些上榜学校,无不希望北大能将整个筛选过程公之于众。道理很简单,对于公众而言,普遍担心“校长推荐上北大”会被金钱和权力俘虏,最后变成“权势者子女上北大”。而确保推荐资质筛选的公平公正,可以说是保障“校长推荐上北大”不变味的第一关。如果在这个起始环节就出问题的话,那后面的工作做得再完美,也变得毫无意义。
对于落榜学校而言,除了担心暗箱操作外,他们更想知道人家是如何胜出的,自己是如何败北的,好抓紧时间整改提高,力争在下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至于上榜学校,这一任校长拥有了推荐权,并不代表着下一任校长也会接着获得推荐权,所以清醒的胜利者同样希望能知己知彼,然后取长补短,继而百战不殆。
筛选理由应公布
但让人遗憾的是,北大除了公布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名单及一些总的原则外,并没有将详细“内幕”公开,这离民意的要求显然差距甚远。看来,我们有必要呼吁北大尽快将整个推荐资质的筛选过程公之于众。
那么,下一步北大还应再公布些什么呢?我觉得,一要公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筛选原则,二要将该校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对所有报名学校的评判内容予以公布,三要将“上榜理由”和“淘汰理由”予以公布,四要将各校分配推荐数额的依据予以公布。当然,如果北大能事先搞一个民意调查,问问大家都想知道什么,然后依据民意来公布相关内容,那就更好了。
北大搞“校长推荐上北大”制度,这绝不是北大自己的“家务事”,而是事关教育公平的大事。因此,北大无权关起门来进行运作,而应将整个过程置于阳光之下,主动接受监督。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杜绝腐败,更是对民意的一种尊重。(吴应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