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6日电 澳门《新华澳报》日前刊出署名富权的文章说,马英九暗中推动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台湾首次进行两岸政治、涉外、军事等敏感性议题探讨,讨论中两岸学者发生了争论,不过,如果能够遵循“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模式,这种争议其实大有好处,透过争论逐渐缩小距离,达到“求同存异”、“趋同化异”的境界。从争论中产生的新思维、新观点、新建言,还可提供给己方的主管机构以至领导人参考,作为进一步调整政策的参考依据。
文章摘编如下:
由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主办、马英九暗中推动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正如其会场主席台会标以大字凸显的“六十”那样,是两岸六十年来第一次在台湾地区举行的两岸共同讨论政治、涉外、军事等敏感议题、影响最强的学术研讨会。
十八年前大批台湾蓝绿学者专家涌到北京参加由全国台湾研究会、全国台联、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掀起了两岸关系学术研讨的第一个浪潮,并建立了两岸学者专家建制性、有组织、具规模的两岸关系学术研讨机制(除一九九五年因台海危机而停办一年之外,每年都有举办,至今年已是第十八届),其成果为大陆涉台部门所重视,其中有的建言更被吸收转化为大陆对台政策措施甚至是江泽民对台八项主张、“胡四点”、“胡六点”及“胡连会”《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主要内容。
与之相比照,这次“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也必将会掀起两岸关系学术研讨的第二个新浪潮。其标志将不仅仅是日来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中共中央重要智囊郑必坚率领许多大陆退役将军、退休高级外交官及重量级的涉台专家学者赴台,并是在台湾首次进行两岸政治、涉外、军事等敏感性议题的探讨,更重要的是,其成果将会提供给台湾领导人参考,并将极有可能会形成以两岸民间政治交流的“二轨”推动两岸公权力的“一轨”正式启动两岸政治对话、进而政治协商,这个研讨会也就会像第一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那样,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很有趣的是,十八年前的“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的学者专家首次面对面地公开研讨,尤其是来自台湾的学者专家中,既有“泛蓝统派”者,也有民进党中比较开明的人士,与大陆学者的既有政治立场可说是“火星撞地球”,因而在小组讨论时两种对立的观点发生激烈冲撞,甚至是“拍台拍凳”。但讨论下来却无损私人友谊,在既后十多年的交往中还成为好朋友。而日前“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的分组讨论中,两岸学者也发生了争论。
不过,如果能够遵循“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的模式,这种争议其实是大有好处,可使两岸的“白手套”直接感受到对方的真实情感,并透过争论逐渐缩小距离,达到“求同存异”、“趋同化异”的境界。从争论中产生的新思维、新观点、新建言,还可提供给己方的主管机构以至领导人参考,作为进一步调整政策的参考依据。
实际上,从一些争论观点来看,无论是正式发表的论文,还是小组讨论时争辩的内容,是“辩”出了许多既“超前”、又务实可行的新道道路来的。其中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提出的以两岸共同治理为基础论述,双方成立“两岸共同事务委员会”,共同策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两岸共同事务的合作问题的建议;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主任谢郁提出的可以两岸和平协议形式,将“两岸同属一中”法制化的建议;曾任台当局“陆委会副主委”的台湾淡江大学教授黄介正的可将“ECFA”模式套到两岸的涉外事务与安全军事讨论的建议;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的在超越两岸政治、利益的议题上,两岸可以组成一个代表团共同出席国际上的活动的建议等,都值得两岸当政者参考。
其实,即使是一些对立观点也同样有思考价值。这就正如郑必坚在“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所言,近百年来两岸间曲折的分分合合、历史造成恩怨与隔阂,使台湾社会形成某种悲情意识或特殊的台湾意识,一些台湾同胞对大陆缺乏了解,存在误解,甚至包有一些敌意,这些都是必需要以包容的心态加以面对,并要以最大耐心予以化解。
当然,台湾学者以至是当局也应当很好地思考大陆与学者提出的一些论点,如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的“大陆与台湾不可能对等,台湾若以“一边一国”身份参加国际组织就有问题”,中国国防战略研究所前所长潘振强少将的“在两岸统一前,台湾老百姓希望在国际上有活动的空间,而且是以尊严的状态介入国际事务,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合理’有个前提,就是不要造成‘两个中国’的观点”等。正是有了面对面的争论,才能有进一步缩小距离的机会。看来,国台办主任王毅月前关于两岸进行政治对话的“趋同化异论”,正在发挥作用。
随着中共省委书记梁保华的访台及日后还将会有更多的省级党委书记访台,及“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涉及政治、涉外、军事议题的探讨,“二轨”的政治交流及对话正逐渐加温。而且,由于是逐渐加温,并让台湾民众深切地受到“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怕”,就自然而然地形成民意所趋。在马英九认为时机成熟,毅然前往大陆进行“胡马会”并启动两岸政治对话时,就不会令人有“突然”的感觉,大幅减降情绪上的冲击,民进党要反也反不起来,就像目前民进党在民意压力之下,并没有“杯葛”这几项具有政治意涵的交流活动那样。
就此而言,相对于十八年前的“两岸关系研讨会”打开了两岸学术交流大门,这次“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相信也没有形成打开两岸政治对向大门的强大推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