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把中国高铁“延伸”到世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把中国高铁“延伸”到世界
2009年11月11日 1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11日电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文《把中国高铁“延伸”到世界》说,中国要由世界工厂变为世界科技装备强国,大搞高铁是目前最佳的方式。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人坐飞机比坐巴士、地铁还要频密。但是,一场金融海啸不但使美国整体经济陷入困境,也改变美国人外出的习惯:少坐飞机,改坐高铁。这已成为奥巴马“改变美国”的国策之一。

  近日,奥巴马总统公布了投资130亿美元,在全国大修高铁的计划:政府先拨出八十亿美元,引进中国的高铁,修建美国最繁忙大城市之间的区域快线。其后连续五年,每年追加十亿美元的联邦预算,务求在五年之内,建成世界级客运铁路系统。

  美国经过二百多年的建设,在国内已修建了二十六万公里的铁路,形成十纵六横的铁路网。

  美国的铁路总里程及按人口平均里数,都傲居全球第一,为什么奥巴马还要大动干戈修高速铁路运输系统呢?

  首先是,美国现有铁路修建较早,大多已陈旧,速度慢,目前主要用于货运,只有穷人及闲人,才愿意乘搭,多数人出门坐飞机,争取时间,也显示身份高贵。在纽约等大城市,铁路及地铁是穷人的交通工具,稍有经济能力者,不是自己开车,就是坐飞机,以致这些穷人的交通工具变得又脏又乱,是罪案频生的场所。

  发展高铁好处说不完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曾有不少美国铁路公司老板到中国游说,愿意把整条铁路卖给中国。好在中国决策者有战略眼光,不捡这些破烂货,而且自己咬紧牙关,大修铁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轮轨派”与“悬浮派”的争论,确定了大力发展高速轮轨铁路的国策。

  2004年,中国提出构建以铁路客运专线、城际轨道客运系统和提速铁路为基础的铁路快速客运系统,计划到2012年总里数达到一万三千公里,形成四横四纵的全国高速客运专线网络。到那时候,从深圳到北京只需十个小时,到上海七八个小时,到厦门三个小时……比坐飞机还要方便、快捷、廉宜、安全。

  通常,坐飞机要提前二小时到机场,到达目的地之后,又要过关,又要转乘的士去市区,最少又要折腾两个小时,再加上飞机上的二三个小时,已经要七八个小时了。如果改坐高铁,也可以从深圳到达上海了。所以,一千公里以内的旅程,坐高铁的优点远胜于坐飞机。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高铁运载量大,每公里平均耗能少,旅费较便宜,又安全舒适,是一种比坐飞机更先进的大众化交通工具。

  所以,近年来中国已进入大修高铁的黄金时代,四万亿抗击金融海啸的资金,逾半用于修建“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拉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GDP,减少空气污染及能耗,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真是好处说不完。

  难道奥巴马也眼红了,在经济不景,资金紧绌的情况下,耗巨资引进中国的高铁系统,改造一些已陈旧的铁路,使它们升级;以解决繁忙大都市的城际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改变美国人出门必坐飞机的习惯,培养节俭、爱护公物的良好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

  充分利用民资与外资

  看到自命不凡的美国人,也变得虚心向中国学习,自以为世界科技第一的黄金国,要引进发展中国家的高铁技术,真令人感慨万千。在大长中国人志气之余,还是要坚守孔夫子“中庸”的修养,检讨一下咱们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的:

  一、高速铁路要更快更多兴建。目前的目标是,到2012年形成四横四纵、长达一万三千公里的高速铁路网。为什么不可以再快一些,达到六横六纵,甚至千横千纵?现有的中国,不愁钱,不缺人才、劳工、技术,材料充足(据报道,钢铁产能目前是大大过剩,价格下跌)。计划中的四横四纵,都在东部地区及贯穿京港,为什么不把高铁网络尽快涵盖到中西部去?

  二、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及外资。目前主要靠铁道部统筹全国高铁建设,这个部在过去工程兵部队基础上,以又快又省的速度,大建高铁,功不可没。但是,如果可以允许私人资金或外资参建,相信速度会加快。办法很多,譬如可以把一些铁路上市集资,如京港线,京沪线。或索性卖掉,所得资金用于扩大建设。

  三、把高铁修到全世界。美国大佬都看中咱们的高铁系统,苏联也要求帮他修伯力到海参崴的高铁,东南亚与中国东、西、中三线铁路亦在筹建之中。除了这些,在中东、非洲等地,中国也已接了不少高铁订单。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中国的高铁,带着中国的信誉、资金、技术、劳工,走遍全球,既解决了中国出口衰退的困难,又能大受各国欢迎,何乐而不为。

  中国要由世界工厂,变为世界科技装备强国,大搞高铁是目前最佳的方式。(倪志远)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