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电,“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追悼会向公众开放,社会各界群众祭奠。 中新社发 富田 摄
中新网11月6日电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刊文说,钱学森98岁人生充满激情,是中国永远光荣与惊奇。
原文摘录如下:
钱学森98岁人生充满激情。他破除万难,由美国返回新中国,领军航天事业,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巨变,被网友誉为“中国永远的骄傲和民族魂”。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98岁钱学森,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翌日,北京气温骤降,天空飘着鹅毛大雪。30年来从未有过的深秋鹅毛大雪,很快将北京变成白茫茫一片。之前一天还艳阳高照,夜晚便毫无预兆下了大雨。一代科学巨匠钱学森走完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路,推动和见证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巨变后,蓦然离去,连飘雪也像在诉说哀思。北京阜成路8号院3单元钱学森寓所,10平方米的房间布置成简单而庄重的灵堂。寓所楼下到路边,各界送来的花圈,在风雪中默默排列,似在低吟凝重挽歌。
不大的灵堂,一次最多只能接受三四个人吊唁。钱学森在这年代久远的三层单元楼简朴而低调地生活了大半辈子。钱学森儿子钱永刚是知名科学家,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据他说,几天前家人还在议论给老人办百岁寿辰的事,没想到父亲却因患感冒而肺部感染,一病不起。
钱学森夫人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长期任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教授。2009年9月4日,为蒋英90寿辰而举行的歌剧音乐会上,众人向她问起钱学森的身体状况,她乐观地说:“他能吃能睡,还胖了些。”
晚年的钱学森卧病在床,安心静养,除了妻子儿女和身边的秘书外,很少与外界接触。他获取信息,一是读报,二是听广播。他每天看8份报纸,虽有3个秘书,仍依然自己剪报,剪下报纸,贴在A四大小的白纸上,写明年月日。每天早上六点中央电台的《科学知识》节目和晚上六点半的电台广播《新闻联播》,他是雷打不动的准时收听。他说,一个专才更应该多学科普,广播节目“每天都在给我上课”。他不看电视,这是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时养成的习惯,当时师生把看电视视作低俗行为。只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听力骤降,听广播困难,才开始看电视新闻的画面。几十年前,他的研究就离不开计算器(计算机),但直到晚年,他从来不碰计算机,更何谈接触互联网。
“航天”一词由钱学森首创。他把人类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是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的。他最初是从毛泽东诗句“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得到启示。他还提出“航宇”一词,即“星际航行”,他在《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论述了行星之间以至恒星之间的飞行。如果说,百姓对“航宇”还陌生,“航天”一词则家喻户晓。不过,钱学森始终反对称他“航天之父”:“导弹研制成功是集体的力量,不是哪一个人能办到的,千万不要称我‘之父’。”
钱学森的名字来历,据钱永刚说,“学”是辈份,钱家依“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所以儿子这一辈属于“永”字辈。至于“森”,繁茂之意,最初曾用“林”。他的同辈堂兄弟,除了都用“学”字辈外,名字都用“木”之旁,如钱学梁。不过,“学森”的谐音是“学深”,体现了学问深远之意。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是钱学森的名言。他多次悉数捐献国家奖励的巨额款,自己生活简朴。他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却几十年住简陋楼房,中山装穿了一辈子,破提包用了50年。他名扬四海,却坚持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参加鉴定会,不兼任何顾问,不出国,对报刊上颂扬一再说“到此为止”。
钱学森去世后,关于他的一部40万字《钱学森画传》将于月内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上海传记作家叶永烈。30年前,叶担任电影《向宇宙进军》导演,按惯例将拍摄提纲送主管部门审查,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兼七机部副部长的钱学森看了提纲约见他,而后开始有交往。
叶永烈接受采访时说:“两年前有关部门主动找我,希望我能为钱学森写传记。我这些年一直在写政治人物传记,要写科学家就需有个转型,后来我答应了。2009年4月动笔,9月写完,书稿三审结束,已经排版,原先计划是2010年1月北京书展之际出版,那时是钱学森虚岁百岁。现在他去世了就抓紧提前出版,但还是要他儿子再读一遍书稿。父亲去世,儿子实在太忙碌,无暇读书稿。他儿子和我收藏的钱学森的照片共600多幅,从中选了200多幅放进书里,特别珍贵的是,有一些是钱学森自己拍的照片,在美国时,他30多岁,就喜欢摄影,有一幅是他自拍像,还打着各种灯光。”
据悉,《钱学森文集》上中下三卷也将于2010年由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钱学森曾就读的上海交大正筹建钱学森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了关于钱学森的800多页珍贵的档案数据。
钱学森去世的消息披露,旋即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受关注的新闻,留言区里尽是网友情真意切的哀痛和赞颂,“中国永远的骄傲! 我们民族的魂”,更有网友建议为他举行国葬。地处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钱学森是创始人之一,并担任力学系首任主任长达20年之久。连日来,师生聚集在钱学森铜像前举行悼念。杭州下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号”是钱学森旧居,他3岁离开这里。该房所有人仍登记是钱学森之名。这里已是杭州市文物保护点,钱学森的铜像竖立在门前,近日前来瞻仰缅怀的市民也络绎不绝。(江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