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育民:掌握全球甲流解药产能的台湾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杨育民:掌握全球甲流解药产能的台湾人
2009年11月05日 18: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5日电 据台湾《远见》杂志报道,说到杨育民,可能多数台湾人都不太认识这个名字,但他在美国生技界可是响叮当的人物。他是掌握全球甲流解药产能的台湾人。

  原文摘录如下:

  从硅谷往北开车不到一小时,就是南旧金山市。这个城市有个外号“生物科技的出生地”。30多年前,全球第一家利用基因工程制药的公司:基因科技(Genentech)就在这里诞生,同时开创出生物科技这项全新产业。

  从硅谷往北开车不到一小时,就是南旧金山市。这个城市有个外号“生物科技的出生地”。30多年前,全球第一家利用基因工程制药的公司:基因科技(Genentech)就在这里诞生,同时开创出生物科技这项全新产业。

  基因科技是近几年来十分抢手的公司,主要研发生长激素和各种治癌药物,年营收超过140亿美元。在过去十年间,基因科技每年平均成长32%。今年3月,瑞士大药厂罗氏(Roche)终于以470亿美元买下剩下的44%基因科技的股份,完全持有这家生技公司,成为新闻瞩目的焦点。

  “这是生物科技与化学制药的结合,两家都是非常独特的公司,各自拥有不同科技的基础,希望未来能够成为产业中最好的技术团队,”新任罗氏全球技术营运总裁杨育民,接受《远见》访问时,谈到这个合并案的特殊意义。

  说到杨育民,可能多数台湾人都不太认识这个名字,但他在美国生技界可是响叮当的人物。

  在他担任基因科技营运副总裁的五年内,杨育民在2003到2008年间,将公司产值提高到400%,同时也自创“杨氏定律”:每公升单株抗体的产量,大约每四年会提升一倍,相当于半导体界的“摩尔定律”。也因为如此优异的成绩,罗氏购并基因科技公司后,半年内便拔擢杨育民为罗氏的全球技术营运总裁。

  用控工专业 跻身生技巨子

  来自台湾的杨育民,1969年交通大学电子系毕业,1975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机博士,30多年的职场生涯都是在美国打拼。从奇异(GE)、默克大药厂(Merck)基因科技(Genentech)到罗氏大药厂,一位完全没有生化背景的电机博士成功地跨足制药产业,到最热门的生技产业,杨育民成功的故事令人好奇。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控制工程,虽然是不同产业,其实道理都是相同的,”他笑说。

  1980年他进入奇异电机,从研究部门技术到负责工程自动化管理,也正因为控制工程的长才,1992年进入默克制药负责药厂自动化,其后担任营运供应链副总裁、亚太制造营运副总裁;2003年底,被基因科技网罗,担任制药厂副总裁。

  凭着杰出的专业能力让他的升迁一直很快。从原本管理三座厂,一年后晋升为管理全球18座厂的资深副总裁,2006年被拔擢为执行副总裁,以及七人执行委员之一。

  今年9月,杨育民高升为罗氏大药厂全球技术营运总裁,到现在1万2000名员工,包括全球26个工厂及100家委外工厂。杨育民在全球生技大厂中,爬到了少数华人才能做到的高位。

  负产药重责 更愿促台美合作

  杨育民的成功得来不易,尤其是在语言和文化完全不同的美国,要坐到现在的位置,杨育民绝对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与代价。

  他谦虚地表示自己的成功来自于:努力、身体好、运气好,而且“愈努力、身体愈好、运气会愈好。”

  杨育民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电子工程出身的他,将其专业的“控制回朔系统”(Feedback Control System)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应用在包括制造、生产、管理工厂、管理组织、甚至管理人。他表示,在管理人方面,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就是能够倾听部属真正的声音。他花很多时间勤跑基层,他认为管理者不能偷懒,不能只听一线主管的报告。

  “我部门员工的士气就是不一样,”杨育民自信地表示。也正因为如此,罗氏高层来湾区巡视后,执行长回去便说:“让Pat(杨育民的英文名字)来试试看。”

  现在杨育民的“管区”横跨欧亚美三大洲,他也变成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50%的时间在欧洲、30%在美国、20%在亚洲,但他表示未来欧洲的厂会缩减,亚洲的人数与工厂将扩张。

  当然,罗氏药厂现在最火红的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克流感(Tamiflu),现在也归杨育民负责。他自信满满地表示“未来的产量没有问题。”

  两年前,杨育民促成基因科技技术授权给台湾的宇昌科技(现更名为中裕新药),这项研发有机会成为台湾第一个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新药。未来如果有机会,他也愿意成为台湾生技界的重要桥梁。(张德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