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东坡“八风吹不动”谈修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从苏东坡“八风吹不动”谈修养
2009年10月20日 17:09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0月上旬,江西德兴历史人物——大文豪苏东坡、北宋湿法炼铜家张潜的铜制头像,出现在德兴洎水河畔。 中新社发 朱国平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多年好友。一日,东坡出关后做了一首诗偈洋洋得意,立刻叫书僮乘船从江北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观赏,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即批“放屁”二字,嘱书僮携回。东坡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你不夸我也就算了,何必如此讥讽与我?”禅师回敬道:“从诗偈中看,你修养很高,既已八风吹不动,怎又会一屁打过江?”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远不及禅师。

  八风包括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也作四顺四逆,就好像是八种境界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八风吹不动”,虽是出家人追求的高境界,颇不易达到,但红尘中人,若能保持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倒也有人能企及的。大画家齐白石,就颇有几分“八风吹不动”的功力,他给自己立了“七戒”:戒酒、烟、狂喜、悲愤、空想、懒惰、空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曾是一个有争议的画家,对他的画风和成就,有人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百年难现的艺术大师,“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从他笔下流动出来许多的人物、山水、花鸟,洋溢着浓郁的乡土风情。但也有人或出于偏见,对他进行攻讦,或出于嫉妒,给他泼污水,或出于无知,对他妄加评论,老人一概置之不理,听之任之。为此他给自己立了一个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钱钟书也是“八风吹不动”的典范。他虽曾贵为社科院副院长,被人誉为“文化昆仑”,国学大师,是文化名人中的名人,可是他对这些头衔、赞誉一直都很淡漠。退休后,他更是远离舆论中心,拒绝各种应酬,不接受任何兼职邀请,媒体想采访他一下比登天还难,即便是央视也被他拒之门外。他的恬淡无争和甘于寂寞,显示了一个优秀学者的风骨和操守,表明了一个高雅文人的追求和境界。

  我们多是庸常之辈,凡胎俗骨,既食人间烟火,又具七情六欲,很难做到“八风吹不动”,往往是遇顺境则狂妄,遇逆境则苦闷,闻褒奖则欢喜,听批评则恼怒。即便是自以为修养很有功夫、能做到“八风吹不动”的苏东坡,不是被佛印禅师“一屁打过江”了吗?何况我等没有“慧根”的红尘俗众。无疑,“八风吹不动”无论对僧俗各界都是很高的修养境界,我们虽然力有不逮,难以企及,但也要有“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渴求之望。退一步说,如果实在做不到“八风吹不动”,能不能做到六风、四风吹不动,譬如尽量做到宠辱不惊,喜不张狂,忧不失态。那也能让人生少几分戾气,多一些祥和;少几分狂躁,多一些宁静,像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做到“诗意的栖居”。(摘自香港《大公报》 作者:齐 人)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