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9日电 香港《大公报》9日刊文认为,力主建立“具有台海特色的军事互信机制”的杨念祖,可能出任台防务部门副负责人,不禁让人对两岸尽快启动军事互信谈判充满信心。有理由期待谈判早登场。
文章摘编如下:
由于受“八八水灾”事件冲击,台湾刘兆玄“内阁”总辞,新一波人事安排旋即展开。在相继出炉的几十位“内阁”正副“阁员”名单中,杨念祖接任台湾“国防部副部长”一职颇受外界关注。
身为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台湾“高等政策研究协会秘书长”的杨念祖,长期从事台海区域安全和两岸军事研究,力主建立“具有台海特色的军事互信机制”。据传杨念祖能够出任此位,是因为其过去对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主张,获得台湾高层赏识所致。
杨念祖担纲台湾防务部门副职,不禁让人对两岸尽快启动军事互信谈判充满信心,因为其对推动两岸军事互信谈判十分热心。在前不久的一次学术论坛上,杨念祖表示“两岸建立互信很重要,再困难都要去推动”。其思想倾向,可见一斑。
规划和人才已准备就绪
其实,自马英九上台以来,台湾防务部门就开始对两岸军事互信谈判进行研究,着手修订“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政策纲领草案,并同步展开相关人才培训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去年“12.31讲话”发表后,台湾军方予以响应,表示已完成“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政策纲领,相关规划和人才都已经准备就绪,只要两岸协商排定时程表,就可以派人与大陆谈。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但在反对言论的影响下,当局又裹足不前。今年7月,马英九在巴拿马访问期间表示,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应该做,但时机还没到。
大陆方面考虑到两岸进行军事谈判的复杂性,表示可以先从扩大接触、增进交流做起。这就是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谈时所讲的:双方可以先由初级形式开始接触,积累经验,以逐步破解难题。在实际操作层面,大陆将“初级形式”定位为学术交流和退役军人交流,即先由专家学者就国家尚未统一前的政治关系以及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等开展学术交流,以及从两岸退役军人交流开始启动两岸军事问题的接触。
此番杨念祖出任台湾“国防部副部长”一职,被普遍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既可以看作是台湾“军事互信谈判人才准备工作”的深化,也可以从中看出当局态度的积极转变。马英九“政府”或许已经明白“只谈经济,不谈政治”是故步自封之举,或许已经知道为台海谋和平、为人民谋福祉的政治谈判不仅不会让施政团队失分,而且会加分。
事实上,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台湾民众最关切的问题,也是台湾民众期盼早日解决的问题。实现台湾海峡永久安全、实现台海地区永久和平,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面对这一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的现实课题,当局自然应坦诚面对。
有理由期待谈判早登场
众所周知,两岸军事互信谈判之所以迟迟不能启动,皆因政治互信还未达到一定层级。有人说,政治互信是两岸军事互信的前提,军事互信必须建立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这当然很有道理,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两岸政治互信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逐渐深化的过程,如果能够搁置那些影响政治互信的课题,从军事互信交流入手,争取在军事互信谈判方面有所突破,力争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那么,其必将为两岸政治对话营造良好氛围,继而促进两岸政治互信的建立,为两岸最终签署和平协议夯实基础。
有人诙谐地比喻,两岸就像是一对大厨,向来厨艺精湛却又轻易不下厨房,更不愿轻言合作献艺。但一旦同时进了厨房,不烧出道好菜自然不肯罢休。诚哉斯言。如今,两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两岸民众对军事互信谈判积极支持、乐观其成,两岸相关学术交流频繁登场,退役军人交流也逐渐增多。所有这些,都为两岸正式启动军事互信谈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让我们有理由期待谈判早日登场、早结硕果。(徐步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