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先驱报:美国欲拉中国组G4的若干猜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中文先驱报:美国欲拉中国组G4的若干猜想
2009年10月09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0月9日电 新西兰中文《先驱报》当地时间8日刊文《美国欲拉中国组G4的若干猜想》说,作为替代7国集团的G4到底有多少生命力,有很大的未知数。而且,组建G4要舍弃7国集团中的加拿大,抛开8国集团中的俄罗斯,且以欧盟来代替英、法、德、意,能否获得这四个国家的认同,也都还存在不小的悬疑。

  文章摘编如下:

  一位西方七国集团(G7)的官员表示,美国希望G7 缩小规模,由美国、欧盟、日本及中国组成新的G4。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是10月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前做此表示的。

  从G7到G4,这的确又是千方百计维持经营G7的一个锦囊妙计。七国集团在其诞生之时,自然有着自身产生和存在的依据。那个时候,西方七国叠加而成的庞大经济体把握了世界经济的命脉,其它经济力量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们组成富人俱乐部,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把持了世界的话语权。

  但是,随着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世界新兴经济体的不断崛起,随着发展中国家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力量的壮大,以七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特别是在饱受去年以来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的打击之后,七国集团的声音更低、影响力大减,几乎陷入失去存在必要的境地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今年的第三届全球金融峰会上,世界已经明确由G20取代G8的地位,作为未来的一个永久性国际经济和金融的磋商、协调平台,此举也显示了世界经济实力重心转向发展中经济体的整体格局。

  G20之所以不再徒具虚名,获得水到渠成、名副其实的“正名”,是因为其本身具有更加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平衡各方的力量在推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正是七国集团越来越感力不从心的,如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所说:“七国集团还没有死亡,但这个组织正在走向尽头。”

  由此看来,七国集团实施从G7到G4变身计划的依据在哪里,到底能不能行得通,都还是一个疑问。试想一下,本质上苦苦支撑G7根基的G4若成型,都会有什么样的一些猜想。

  猜想一,中国登堂入室,获得一定的尊重,并享有相应的话语权。基于中国作为世界越来越难以忽视的经济体,作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越来越强大的力量,能够得到一定的尊重并享有相应的话语权,并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中国并非“富人”,进入富人逐猎的领地,还要冒着舌战群雄的风险。

  猜想二,G4 的出现,仅仅是作为挽救G7的替代工具。看看G4的构成,除了中国,其余的还是原先G7的班底。表面上看起来瘦身了,其实未必,其中的日本基本是唯美国的马首是瞻的,欧盟代表着实力不同一般的欧洲,尽管就像不听话的坏小子,常常耍点小脾气为难美国,但是,毕竟是一个鼻孔出气的,不会彻底撕破了脸皮。这三方若是形成了一个声音,中国岂不就成了摆设和装饰,G4成了G3,就等同于原来的G7,G4纯粹就成为G7复活的躯干了。

  猜想三,以加入G4的“荣耀”来限制中国。中国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势头,几乎是难以阻挡的。由美国、欧盟、日本及中国组成G4,一方面可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使自身受益,并让中国也尝到一些甜头;另一方面,可以借助G4的框架看住中国。

  猜想四,把G4作为阻击G2的武器。由美国与中国构成引领世界的G2,曾经一度成为热门的话题。当然在目前看,中国要担当G2中的一方,无论从实力还是时机都不成熟,况且,由于有利于加快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也未必愿意成为G2的一员。同时从长远看,随着中国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将来自然而然形成G2也不是没有可能,这种情况恐怕不是想要独自主导世界的美国所愿意看到的,于是,及早构筑G4就成了阻击G2的有力武器。

  猜想五,让G4来分化瓦解世界的新兴力量。勉为其难独独接纳中国加入“富人的俱乐部”,可以理解为是对中国的重视,也可以理解为拉拢中国貌似进入了自己的领地,进而造成了脱离新兴发展力量群体的视觉印象,以此实际导致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力量的涣散,减弱对于要求提升在世界上的发言权、话语权的诉求,从而达到继续维护富人集团的地位和利益的目的。

  实际上,作为替代G7的G4到底有多少生命力,有很大的未知数。而且,组建G4,要舍弃G7中的加拿大,抛开G8中的俄罗斯,且以欧盟来代替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能否获得这四个国家的认同,也都还存在不小的悬疑。(金子山)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