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陈菊应为操弄“三独合流”担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报:陈菊应为操弄“三独合流”担责
2009年09月22日 1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22日电 高雄市政府决定,原订在10月高雄电影节放映的热比娅纪录片改为今明两天提前放映,并由“大雄宝殿”移往“两庑配祀”。台湾《联合报》22日刊出社论说,民进党目前最大困局是:“台独”已无出路,但却被“台独”挟持,而政治人物仍以操弄“疆独”、“扁独”来延续其个人的政治生命。

  文章摘编如下:

  高雄市政府决定,原订在十月高雄电影节放映的热比娅纪录片《爱的十个条件》,改为提前在今明二日的“特别邀请场”放映。由“大雄宝殿”移往“两庑配祀”,高雄市政府毕竟让了一步;但既然初始那般铁齿,现在何故“示弱”?莫怪“本土”社团谓陈菊“撤片”是“背叛”行为。

  市府原本说,这是文化活动,市府管不着;但是,如今撤片,却证实了市府可以管。其中区别,正在于此。倘若纯是“文化”活动,当然不应有“红线”;但是,倘若涉及市政府的“政策”,即不能不考虑“红线”的问题。

  陈菊领衔与民进党七县市长邀请达赖来台,谓其只是宗教活动,而无政治效应,这是自欺欺人;如今,高雄市府要播热比娅的纪录片,若亦谓只是文化活动,而无政治效应,当然也是自欺欺人。其实,在陈菊脑中,政治效应才是她的基本思考。

  “独派”屡次操作达赖题材,无非皆在隐喻“两独合流”,以挑衅北京;现在,又拉热比娅入伙,更俨然有“三独合流”的想象。这无论是出自陈菊的“政策”目标,或是缘于此事必然衍生的“政策”效应,陈菊皆须承担其政治责任。

  陈菊及民进党应当知道,民进党若只是一个“在野党”,则操作“台独”,只是一种“革命理想”而已,或许即不必考虑“红线”的问题;但是,民进党若是一个“执政党”,无论在“中央”或“地方”执政,而欲借“政府政策”操作“台独”,即不能没有“红线”的思考。

  陈水扁任期后段,大玩“终统/谜航利比亚”及“入联公投”等剃刀边缘的“台独”题材;结果,美国公开指他“违反了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并径指陈水扁是“试图让台湾‘走向独立’的人(即‘台独’分子)”,更直指陈水扁违反了“台湾人民的利益”。

  当时,陈水扁即辩称“民主无红线”,但他却侵越了政策的“红线”;最后弄得美国与他公然翻脸,两岸关系极度恶化,而台湾的选民也不愿再被绑在陈水扁的“台独”战车上。二○○八年政党轮替,陈水扁在“政策”上操弄“台独”,是民进党失败的主因之一。

  而且,陈水扁的这类“台独”操作,非但未为“台独”争取到任何更多的空间,反而使“台独”的空间严重回缩至已经不能立足的地步。“台独”只能是在野者的“理想”,而不可能成为主政者的“政府政策”,已是不言可喻。

  现在的陈菊是小一号的陈水扁。她在操作达赖、热比娅的题材时,似有两个优势:一、台湾南部毕竟是绿营基地;二、毕竟仍有“中央”撑持两岸关系,不似陈水扁当年以“总统”角色须面对全局。

  但是,陈菊的“台独”操作,与许添财等人的挺扁动作,若使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内“阿扁分身”的无所不在深具疑惧,亦对民进党的“去扁化独”不抱期待,更对民进党之能否“迈入没有陈水扁的时代”陷于绝望,这才是民进党应深思熟虑者。陈菊的达赖与热比娅操作,恐怕连“短多长空”都谈不上,临场撤片已可见一斑。当蔡英文吁高雄人“要有骨气”之时,却为何不劝陈菊“要有理智”?

  经过高雄事件后三十年的冲击激荡,民进党从公开标举“台独党纲”,到如今在党内主体已罕见罕闻“台独”二字(“台独”只见诸周边社团);但陈菊却在连“台独”都不能立足之时,竟欲借消费“藏独”或“疆独”来“隐喻”“台独”立场,这是最生争议之处。

  倘若民进党不主张“台独”,或许可辩称达赖只是宗教事件,热比娅只是文化事件而已;但民进党迄今仍未将其大陆政策辩论清楚,仍然扛着“台独”的神主牌,则陈菊当然必须向台湾民众解释清楚:这些操作的“政策动机”与“政策目标”是什么?

  民进党目前最大的困局是:“台独”已无出路,但民进党却已被“台独”挟持,而政治人物如陈菊、许添财等仍以操弄“疆独”、“扁独”来延续其个人的政治生命,却未必能延续民进党的生命。这正是当民进党在连“台独”都撑持不住之际,却还要如此热中操作“藏独”、“疆独”及“扁独”的私心所在。民进党难道仍不该举行大陆政策大辩论?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