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中澳关系只是有点烦 经贸关系成灵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中澳关系只是有点烦 经贸关系成灵药
2009年08月27日 11: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2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7日刊文《中澳关系只是有点烦》称,经济全球化下,经贸关系成为化解双边矛盾的灵药,中澳关系也是如此。有强大的贸易利益共享互联,两国的一些摩擦也就变成了不以为意的调味剂。

  文章摘录如下:

  近期以来,中澳关系颇不平静。如果说中铝入股力拓功亏一篑仅仅是波澜不惊的一件小事,胡士泰事件则使这一事件充满了无限联想的空间。在澳方认为,这是中国的“打击报复”;但在中方看来,这却是中国依法处治“内外鬼勾结”的常态法治行为。

  遗憾的是,澳方最终将此事件延烧至意识形态领域,不顾中方反对给予“疆独”热比娅签证。墨尔本电影节不仅播放了赞誉热比娅的纪录片,甚至给予她充分发挥的反华舞台。结果是,两岸三地导演愤然退出。

  在此情势下,中国副外长缺席了本月初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太平洋岛国论坛峰会。澳大利亚则突然召回驻华大使。似乎中澳关系变得不可调和。但是笔者以为,中澳关系只是有点烦,唯此而已。

  政治意识形态不同

  澳大利亚虽孤悬太平洋一隅,和亚洲地缘相接,但从政治传统和文明文化,都和英美系出一脉。尤其在亚太地缘战略层面,强化美日澳同盟,构筑针对中国的“亚洲北约”,澳大利亚一直表现积极。中澳之间的政治意识形态分歧,与中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明白了这些,对中澳关系在政治上的波折和歧见,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中美、中欧、中日、中加诸如此类的意识形态争吵和外交上的见招拆招屡见不鲜。这只不过是外交手段上的正常博弈而已。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澳关系的困境并未影响两国深度的经贸合作。一方面,两国政府一直体认,当下发生的一些困扰并不会冲击两国已存在的经贸关系;另一方面,中澳双方正在采取措施弥补两国关系紧张的裂痕。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澳大利亚“两拓”(力拓、必和必拓)铁矿石价格谈判未果的情势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与澳大利亚第三大矿石企业FMG公司完成谈判。虽说后者具有强烈的中国背景,而且“两拓”宣称这一结果并无典范效应,但是中澳双方的铁矿石谈判还是现出了一线生机。如果联想到胡士泰事件从“间谍门”降格为“商业窃密案”,不难发现这给中澳双方各退一步营造了妥协共赢的空间。

  贸易归贸易

  有趣的是,就在18日,中石油和埃克森美孚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一协议高达410亿美元,未来20年,中石油每年将从埃克森美孚在西澳大利亚州海岸外的高更项目(Gorgon)购买225万吨液化天然气。

  《金融时报》19日的评价是,协议为“这两大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涂上一抹亮色。”澳大利亚能源和资源部长马丁•弗格森高调到北京出席签字仪式,强调:“这项协议证明了澳大利亚与中国持久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强度。”他也称:“在中国朝着现代化全球工商强国的方向继续发展之际,澳大利亚致力于陪伴中国完成这一了不起的旅程。”

  显然,中澳关系释放出了这样的信号:政治是政治,贸易是贸易;铁矿砂是铁矿砂,液化气是液化气。

  经济全球化下,经贸关系成为化解双边或多边矛盾的灵药。中美关系的利益攸关如此,中欧、中日、中澳亦是如此。对中澳两国而言,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澳大利亚是资源大国,两国经济存在着极强的互补性。

  强化两国间的贸易关系,并非简单的买卖予取,而是贸易上的互生共赢。尤其在金融危机情势下,中国作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对华顺差83亿美元,几乎全为能源出口所得。可以说,中国是提振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引擎动力。

  有强大的贸易利益共享互联,两国政治上的争争吵吵和意识形态上的摩摩擦擦,也就变成了不以为意的调味剂。(张敬伟)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