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3日电 《香港商报》23日刊出署名文章说,目前参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银行或企业,尚未涉及台资企业,但随着两岸经贸关系日趋密切,人民币与两岸贸易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人民币在两岸之间全面流通指日可待,跨境结算与国际化对两岸经贸互动的影响,当然很难避免。若大陆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适用范围扩及台湾,必然涉及两岸的“货币清算”。应可将此问题进行研议。
文章摘录如下:
前不久,大陆公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随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正式启动,当天中国银行与渣打银行等11家银行签订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项下清算账户协议”,该行上海分行与宝山钢铁等20多家企业签订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服务方案”,并完成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款项,从中国银行(香港)汇至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迄今,申请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企业已有400多家。
政策具双重意涵
溯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大陆推出了多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包括在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证券产品,与俄罗斯、越南、缅甸、蒙古等8个周边贸易伙伴签订协议,在贸易结算时自主性地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以及允许人民币作为部分国际经济活动的结算货币等。自今年4月起,大陆先后与蒙古、韩国、哈萨克、阿富汗与尼泊尔等国签署“双边贸易货币清算协议”,让双边贸易开始用人民币进行清算业务;准许广东与长三角地区在与港澳等地、广西、云南与东盟国家进行贸易时,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等。
事实上,大陆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其双重意涵:一是力求借由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推广,创造人民币汇率与资本账户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开拓与累积大陆金融体系的国际业务经验,进而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
二是基于现实的考虑,由于近10多年来,大陆的经济整体实力大幅增强,使人民币的国际声望日渐提高,大陆周边国家与地区逐渐认可与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工具,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已经获得“第二美元”的待遇,在一些国家的流通现钞总量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也把人民币作为一种保值工具。
据大陆统计,边境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比率,已高达45%至95%,境外流通中的人民币现金规模已达到400亿元左右,而实际的流量更大,北自俄罗斯与蒙古,东北到朝鲜半岛,往南到东南亚,往东到港澳,几乎已形成“人民币版图”,人民币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已是既成的事实。
两岸全面流通指日可待
另据大陆统计,目前中国银行与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的4.7万个银行分支机构有业务往来,与1500多家的总行有业务代理关系,国际结算量已超过1万亿美元。无论如何,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其意涵、效应与影响可分析如下:
首先,此次从货币互换到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人民币国际化可谓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尤其启动人民币结算的试点,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不仅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也有利于贸易双方明白交易成本,降低因采用第三方货币结算而带来的汇兑成本,减少交易费用最少在2%以上。尤其是大陆同意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贸易,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对某些企业更具吸引力。
其次,此次人民币跨境结算迈出第一步,人民币最终要能站上国际金融市场的舞台,下一步要加速人民币在区域内流通,并透过制度安排,提高结算体系的运作效率。
最后,目前参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银行或企业,尚未涉及台资企业,但随着两岸经贸关系日趋密切,人民币与两岸贸易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人民币在两岸之间全面流通指日可待,跨境结算与国际化对两岸经贸互动的影响,当然很难避免。大陆企业未来除了盯紧美元与日元的变化,势必要加上人民币。
若大陆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适用范围扩及台湾,必然涉及两岸的“货币清算”。综观两岸未来的开发趋势,未来对人民币的需求有可能大于美元;最近两岸积极沟通人民币清算业务的议题,应可将此问题一并列入研议。(潘锡堂 台湾淡江大学教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