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2日电 台湾《联合晚报》22日刊出社论说,今天看日食,如果说“天狗食日”会被人讪笑。但问问看社会上是否能信赖科学来解决问题,恐怕答案尚非全然乐观。“赛先生”要走的路还很长。
文章摘编如下:
炎炎夏日,一早就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的阳光,怎么渐渐暗下来?今天上午,多少人仰着脖子看天空,观赏日食。台湾虽只能看到偏食,但也是世纪难得的奇景,从好奇的小学生到热情的天文学家,大家一起体验这场天文盛会。
日食现象,早已有了清楚的科学答案,年轻孩子都能解释得头头是道。21世纪台湾,早已脱离了还在相信“天狗食日”之说的时代。不过,换个角度,如果问台湾是否科学教育普遍扎根,问问看社会上是否能信赖客观知识来解决问题,恐怕答案尚非全然乐观。
九十年前的五四运动,冒出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个名词。于“赛先生”这一块,很多人以为简单多了,只要教育普及便水到渠成。但事情真的没有这样简单。今日台湾的大学入学率都快百分百了,“内阁”里博士成群,但一般人对科学知识普遍没有太多热情,也不习惯用专业知识去解决纷争或导引政策。民进党执政初期的核四争议,问题焦点并非落在关于“核电”本身的思辨,却是一场政治蛮力较量。
八年后的今天,台湾的政治比较文明了吗?知识比较进步了吗?答案未必明朗。马“政府”上台以来,从苏花高速公路到北宜直线铁路话题,再到近日的炸油“酸价”事件,多半是社会上吵闹一阵子,恐慌一阵子,抗议或反弹一阵子;通常叫得大的声音比较占上风,但知识或事实的力量却未必能发挥,也不容易成为凝聚共识和引导决策的主力。多少公共政策的争议仍留在不明究里之中。
今天看日食,如果说“天狗食日”会被人讪笑。但“赛先生”要走的路还很长,且必然要靠“赛先生”的支撑,教育出普遍理性而有知识的民众,才能使“德先生”走得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