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香港三次粤语“电影清洁运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回望香港三次粤语“电影清洁运动”
2009年07月14日 17:06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香港在20世纪30至50年代初,前后共进行了三次“电影清洁运动”,目的都是为了确保香港电影的制作和产质量素,期望以宣言和实际行动为香港市民带来有质量保证的娱乐。

  第一次的“清洁运动”是在1939年1月,由香港华侨教育研究会会长何严提出,主要针对香港模仿上海制作的神怪武侠片。香港电影起步于1909年,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偷烧鸭》,是为一部戏情简单的短片。

  到了30年代,香港电影业正式发展,并创立了第一间电影学校—“联华演员养成所”来培训导演和演员,其中著名的影星包括吴楚帆和黄曼梨。30年代的电影不少是重拍或改编上海著名的国语片,例如《胭脂泪》改编自《神女》,《南国姊妹花》则改编自《姊妹花》。

  当时,上海已禁播神怪武侠片,但香港仍跟风拍制,还风行本地,甚至海外华侨和华人社会。何严有见及此,便发起首次“电影清洁运动”,宣传拒看此类电影,并邀请各社会团体和电影公司合作,致力维护华侨社会健康。

  40年代初,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少专业电影人南下香港避战,如蔡楚生和司徒慧敏等,为香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然而于抗日期间,新成立的“戏剧电影研究社”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针对粤语片未有改善的情况做出了宣言,指其“非虚无缥缈之妖魔鬼怪,即荒谬无聊的民间故事,卑鄙浅陋,粗制滥造”。

  而1940年初随即发起了第二次的“粤语片革新运动”,提出了“先从剧本入手,有了好剧本才能产生好影片”等的观点,从而提升了该时期的粤语片质量。

  可是这两次的“电影清洁运动”成效欠奉,其后亦因抗日战争令香港电影处于停滞状态,运动不了了之。

  直到1946年香港电影业重开,粤语片和国语片都相继迅速发展,内地的电影人和演员纷纷南下,为这时期的影圈创作了许多知名的电影,例如《国魂》、《清宫秘史》和《一代妖姬》等,轰动一时。

  由于战后大量难民涌入,香港社会尚未复原,出现了各种的社会问题。粤语片业抓紧时机,为市民提供廉价的娱乐,推出了不少“七日鲜”影片。所谓“七日鲜”是指片商只需要一个星期就能完成一部作品,质素可想而知,极其粗制滥造。虽然当时不乏认真的作品,如改编自巴金原作,“中联”出品的《家》,但是仍不能忽视“七日鲜”影片使香港电影质素低俗。

  故此,以吴楚帆为先,一众上海和本地的粤语片制片、编剧、导演、演员包括高鲁泉、红线女、秦剑等164人发起了第三次的“粤语片清洁运动”,联名发表了《粤语电影清洁运动宣言》。他们的宣言提出了“团结一致、尽一己之责、不负社会之期望,停止摄制违背国家民族利益、危害社会、毒化人心的影片……”并希望“愿光荣与粤语片同在,耻辱与粤语片绝缘!”。

  该次运动获得了舆论和制片公司的支持,得到了切实的成果。运动导致后来有进步的粤语片公司成立,更令一批电影人团结起来,成立了“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简称“华南影联”或“影联会”),迄今已有六十多年,是为香港有影响力的电影人团体,继续为提升香港电影质素而努力。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王淑君)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