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报月刊:中国外交战略转型 打经济牌得政治分(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镜报月刊:中国外交战略转型 打经济牌得政治分(2)
2009年07月02日 14: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外交三次大转型

  权威分析人士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从封闭国家到地区性强国,再到全球重要国家的上升历程。历数这一过程,中国外交曾经历过三次“战略转型”。

  第一次: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出现巨大转变,由“文革”时期的意识形态驱动转变为国家利益驱动,国际形势的定位也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中国外交从极左的意识形态因素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真正地为国家利益服务。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转变,可以被称之为中国的“外交革命”。

  第二次:从“被动外交”转向“主动外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至今,中国由被动外交向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机制的外交转变。这是外交方式的转变意义深远,也被政界、学界普遍称为中国“新外交”。

  中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一直对参与多边机制和维和行动讳莫如深,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上升是成正比的。只有经济搞上去了,世界才承认中国是大国,不可小觑,国际大家庭才有中国的位子。中国逐步认识到多边机制的重要作用,中国外交开始自信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多边机制规则的制定。

  从九十年代初首次APEC峰会起,中国每次均与会,并发出重要声音。中国还主动出击,高层领导人遍访亚洲邻国,广交欧洲、美洲、非洲的朋友,并积极参与世界级会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了划时代的大事。中国还盛邀各国政要来中国访问,也举办过上合峰会,48个非洲国家元首聚会北京的非洲论坛北京峰会等,尤其是2008北京奥运期间,百余国元首络绎于途,前来北京观看盛会。

  第三次:从“韬光养晦”转向“有所作为”。当年,推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领导人邓小平曾给中国外交定下基调:“冷静观察,站稳脚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二十年来,中国领导人严格遵循“韬光养晦”战略,对内发展经济,强身固体,对外近睦远和,避免冲突。经过二十年的卧薪尝胆,务实低调,终于结出累累硕果。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事实上,“韬光养晦”的战略正逐步淡出中国外交的历史舞台。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悄然转型,在今年初中国发起的“正月外交”中,便可初见其端倪。

  2009年伊始,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世界其引人注目的有:2月10日至17日,胡锦涛对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等亚非五国进行国事访问。

  1月27日至2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了瑞士、德国、西班牙、英国和欧盟总部,并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2月8日至22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拉美的墨西哥、牙买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以及欧洲的马耳他进行了正式访问……。

  中国领导人高密度出访掀起了2009年中国“正月外交”首个高潮,也成为中国外交主打经济牌的首次尝试。在国际金融危机变局下,中国发出了深化国际经济合作、重塑世界金融、经济体系的强烈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集体外交行动中,中国领导人言论之开放,目的之鲜明,让许多外交观察人士吃惊。 

  例如,温家宝的欧洲之行被许多媒体戏称为“环法之旅”。由于执意会见达赖喇嘛,上任不久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与北京交恶。携带庞大经贸采购团的温家宝访欧,绕过法国,将邻法国家悉数访遍,签下许多经贸大单。访问背后敲打法国之意不言而喻。

  一位曾长居北京的法国外交人士表示,萨科齐政府显然没有料到北京会在达赖的问题上如此强硬,彼时颇有骑虎难下的尴尬。这才有后来借G20伦敦峰会之机,发布新闻公报主动向中国修好,实现两国关系转圜的故事。

  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北京的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说:“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了一起。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中国人历来有一种智慧,懂得如何‘危’中求‘机’。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  

  越来越多的外交分析人士相信,中国外交正在从“韬光养晦”逐步走向“有所作为”。而中国在外交上打“经济牌”得“政治分”,或许可被视为此次中国外交“战略转型”的一种十分高明的手法。(邢如风)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