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澳报:澳大横琴校区模式可为厦金特区作示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澳报:澳大横琴校区模式可为厦金特区作示范
2009年06月29日 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29日电 澳门《新华澳报》29日刊出署名永逸的文章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的决定”,授权澳门特区对设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依照澳门法律实施管辖。这是“一国两制”形式的新发展。它不但可彻底解决为澳门培养更多人才的问题,也可为粤澳合作开发横琴开个好头。延伸开来,更可为解决深圳与香港间同类问题,以至未来两岸统一后建立“厦金特区”的问题,提供示范样板。

  文章摘录如下: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的决定”,授权澳门特区对设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依照澳门法律实施管辖。这是“一国两制”形式的新发展,也是《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实际运用。

  它不但可彻底解决澳门大学发展空间及为澳门培养更多人才的问题,而且也可为粤澳两地合作开发横琴开出一个好头。延伸开来,更可为解决深圳与香港之间同类问题,以至未来两岸统一后建立“厦金特区”的问题,提供示范样板。

  澳门大学是澳门特区的品牌大学,肩负着为澳门大学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指出,“要着眼长远,加紧培养澳门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澳门的教育水平。要加强政策引导,发展各类在职教育和培训,以适应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要重视和加强参政议政人才的培养,确保爱国爱澳力量后继有人,始终保持朝气和活力”。其中的一些任务,澳门大学就必须承担着重大责任。

  但是,从目前澳门大学的校园面积和设备等方面条件来说,要很好地承担这个任务,显然是是力不从心的。因此,扩大或迁建校园,就成了当务之急。在澳门本身已无适当的土地资源之下,将澳门大学迁到邻近的横琴岛,就是一个适当的做法。为此,澳门特区政府提出了这一请求。这本身就是执行《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中“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一个大胆设想。而且,由于实施“一国两制”的原因,澳门大学迁建到横琴,还将遇到关键而又复杂的法律管辖问题。

  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及澳门特区政府的相关设想,解决了问题。澳门大学横琴校园区与澳门之间由一条河底隧道连接,校区师生及澳门居民、访客可自由进出校园,无需过关边检。这就将使澳门与澳门大学新校区之间的联系,不需经过莲花口岸,解决了“出入境”问题。当然,为了做好澳大校区与内地之间的区隔问题,单是使用围墙、铁丝网,是不足够的,最好是沿着澳大校园边线修挖“护校河”,像澳门与珠海、香港与深圳之间的界河那样。不同之处,是后者是天然河道而已。

  澳门特区为澳门大学成功地租借了横琴的土地,为日后澳门特区再采用“租借土地”方式,扩大粤澳合作开发横琴,创造了一个可行模式。或许,《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划拨给澳门的五平方公里的矩形土地,都可用此租借方法处理。

  实际上,由于这片土地只是与澳门路环相隔一条小河,也可用隧道方式联接西岸,这也就有条件如同澳大新校区那样,由澳门特区依照澳门法律实施管辖,省却了通关边检问题。倘此,澳门特区政府要在二零一二年年底前分阶段落实兴建一万九千个公屋单位,但又没有土地兴建的矛盾,以可迎刃而解。不过,此模式只限于这五平方公里土地,至于远离十字门的其它土地则有困难,除非是整个横琴岛都租借给澳门管辖。

  澳大模式也为深港两地解决河套地区的法律管辖问题,提供了“解套”办法。由于河套地区紧邻香港,而且与深圳也有小河作区隔,如采用对香港开放、对深圳封闭的方式,完全可行。

  从长远来看,“澳大横琴校区模式”对两岸统一后的“厦金特区”以至是“闽台特区”,也有示范作用。实际上,毛泽东、周恩来在一九六五年共同制订,经两岸特使曹聚仁沟通国共的双方同意的六项条件中,第五项就是厦门合并为一个自由市,作为北京与台北间的缓冲与联络地区。该市市长为驻军师长兼任,此一师长由台北征求北京意见后任命,其资格应为陆军中将,政治上为北京所接受。经过四十多年,厦、金两地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台方军人出任“厦金特区”行政长官的设计,已不合时宜。但两地合建政治特区,对强化统一态势仍有作用,也符合金门人民的意愿。

  总之,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区对设在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依照澳门法律实施管辖,这是“一国两制”的新创举,有利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当然,在执行起来,还将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还须以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的精神,一一予以解决。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