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金砖四国”分量开始实质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金砖四国”分量开始实质化
2009年06月18日 12: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十六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巴西总统卢拉、印度总理辛格出席。 中新社发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18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发表社论说,随着几年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金砖四国”的内涵不断延伸。到了今天,它已经变成当代国际经济政治上的概念,更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国家集团。“金砖四国”的分量开始实质化。与七国集团不会形成对抗,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力量,“金砖四国”的出现,无疑打破了少数国家长期垄断国际经济事务的不公平局面。

  文章摘录如下:

  “金砖四国”的英文名称是BRIC,于2001年出自高盛投资公司一名分析员之笔下,指的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新兴经济体。这名分析员从投资的角度预测,到2050年,这四大经济体的总体经济实力,将超过当今所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总和,因此具有很好的投资潜力。

  随着几年来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金砖四国”的内涵也不断延伸。到了今天,它已经变成当代国际经济政治上的概念,更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国家集团。

  去年12月,在二十国集团的华盛顿峰会上,“金砖四国”集体亮相,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呼吁对现行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进行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表决权。此后,为了协调应对金融危机的立场和举措,四国专门召开了部长级会议,使“金砖四国”的分量开始实质化。

  前天,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城市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峰会,意味着“金砖四国”作为一个固定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宣告成立。与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相比较,这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以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崭新力量。虽然它和七国集团不会形成对抗,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力量,“金砖四国”的出现,无疑打破了少数国家长期垄断国际经济事务的不公平局面。

  在此次峰会上,“金砖四国”领导人以联合声明的方式,再次呼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以便使之反映和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的现实。其具体主张包括:增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决策过程中的发言权,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对这些机构的主要领导职位进行任命。与此同时,四国还对美元单独主导国际储蓄货币体系再次表达了担忧,提出要使国际货币体系实现多元化,保持主要货币汇率的稳定。

  在首次正式峰会上,“金砖四国”领导人就这些重大原则问题达成共识,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其后续动作还会不断出现,其影响力不能被低估。

  目前,四国经济实力的总和在全球经济中占15%,外汇储备占全球总额42%,加上庞大的国土面积、庞大的人口和庞大的潜在消费市场,这些都将使它们之间的合作充满生机和潜力,更会使世界经济面貌呈现出一幅崭新的景象。不仅如此,虽然这个跨洲跨洋的利益共同体不是一个政治实体,但在客观上势必会改变国际政治的面貌,使之从单极世界走向多极世界。

  基于当前国际金融秩序的现实和各国自身的利益,“金砖四国”领导人对美元的主导地位采取了谨慎的态度,避免给人以对抗美国、导致国际货币秩序更不稳定的感觉。但是,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增加各国外汇储备的多样化,显然已经成为四国的共识和行动。

  其主要途径之一,是决定增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券。其中,俄罗斯和巴西近日已经宣布,购买20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券,中国表示正在积极考虑购买500亿美元债券,印度也会作出类似宣布;途径之二是在相互之间作出货币互换的安排,以本币作为贸易结算单位,同时相互购买对方的债券。

  当前国际经济秩序的框架是二战之后建立的,反映的是少数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虽然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过积极作用,但早已落后于时代的变迁,对世界经济事务中的公平与公正目标是一大障碍。“金砖四国”此时作为一个新兴力量亮相,无疑是时代潮流所造就,它使人们看到了改变陈旧现状的希望。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