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马英九若接任党主席将面对五大难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马英九若接任党主席将面对五大难题
2009年06月15日 15: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15日电 香港《大公报》15日刊出署名文章说,马英九接任党主席后,将会面对五个方面难题,如何在即将来临的各种选举中带领国民党取胜,最重要的是如何提振台湾的经济发展。

  文章摘录如下:

  六月十日下午,马英九在国民党主席吴伯雄陪同下召开记者会,宣布投入下届党主席选举。马英九表示,他如果能兼任党主席,一定让党政能更紧密的合作、“政府”运作更有效,因此他义无反顾。

  但是,马就任党主席后面对的并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政局,这位回锅的国民党主席,将会面对重重难题:如何处理国共平台与“胡马会”;如何面对“台独”与民进党的“逢中必反”、“逢马必抗”的对立;如何处理党内各派系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即将来临的各种选举中带领国民党取胜,而不因为败选而要辞职;最重要的是如何提振台湾的经济发展。可以预料的是,当了党主席的马英九,晚上睡觉并不安稳。

  首先,马英九的不沾锅性格与不玩权谋和循规蹈矩的政治特性,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在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不是马英九这样一个党内资历尚浅的主席轻易就能摆平的。

  其次,马英九办公室今后一搬到党部,就要面对两岸国共平台如何运作与“胡马会”的问题。马英九是个运气极佳之人,他的两位前任李登辉与陈水扁都是“台独”教义派,十多年来他们把两岸关系搞得剑拔弩张。所幸二○○五年连战访问大陆,为两岸互动打开了大门。从经济振兴到“外交”空间,从两会会谈到两党协议,北京都让马英九做足了面子。

  若把国民党当前的问题切割成对内、对外两部分来看:对内方面,马英九兼任党魁当然是优点大过缺点,他可以利用党政一把抓的巨大权力,扫除国民党来台六十年来,特别是李登辉领导期间,所遗留下来、纠葛不清的金权、黑金乃至因循苟且的公职提名作业,做一次大扫除,让国民党擦亮招牌重新出发。然而在对外方面,由于马兼任党魁之后,少了回旋空间,国共平台的运作是否会受影响,“胡马会”能否顺利登场,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变量。

  对马英九个人来说,未来不可避免要亲上火线。两岸接触谈判难以回避的敏感问题,国共间的平台沟通,往后该以何种形式面对?更要面临绿营铺天盖地强大的攻击火力。

  其三,从不与“台独”正面开战的马英九,不知将会如何面对民进党。马英九一度期望成为“全民总统”,他企图在蓝绿之中找寻一个较安全的位置,在文化价值上甚至还经常向“台独”献媚。作为领导人不能一切都只考虑讨好所有势力,而必须根据自己的政治智慧、判断与担当来迎合民意主流与新的发展趋势。这乃是台湾目前最需要的政治人物,而马英九显然缺乏这种特质。

  民进党接连遭受选举重挫,进一步加剧了党内危机感和焦虑感,其原有的以仇恨为纲、挑动对立、不问是非的极端化德行更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去年八月以来,民进党及其支持者除举行一系列街头抗议活动之外,还陆续发生“民进党台南议员暴力袭击张铭清事件”、“‘立院’掌掴事件”、“一一.六围城流血事件”,党内的“街头路线”、“暴力路线”因得到深绿民众支持而“合理化”、“英雄化”。马英九虽然是一厢情愿,但是如何面对民进党的“逢马必反”与暴力相向确是难题。

  其四,今年底的县市长选举兵凶势危,不排除会发生“钟摆效应”,选民们以手中的选票来平衡蓝绿两大党的政治版图。如果国民党在执政的有利条件下选得并不理想,尤其是丧失台北县、台东县等,作为总选战指挥官的马英九难免会被党内非马势力逼迫引咎辞职。民进党内失业已久的“天王”们如饿狼般扑来,国民党输的机会更高,马英九将被迫面对逃不脱的问责。

  其五,马英九上台以来,由于遭遇国际经济风云变幻的大环境,加上执政之初的种种纠葛、龃龉,致使执政效能未能显现,与民众对其的期望有比较显著的落差,这也是其民调满意度低下的根本原因。

  台湾民众希望马英九团队不仅要清白、廉洁,与陈水扁“政权”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最要紧的是展现其高超的执政能力,带领台湾跳脱经济危机的陷阱,使人民安居乐业,让台湾重拾繁荣和信心。但是,马团队上台后并没有让民众“马上就好”。过去以拥有庞大中产阶级自豪的台湾,现在竟有高达33.9个百分点的民众自认属于“穷人阶级”,自诩为中产阶级的只剩下五成六,只有0.8个百分点的人认为自己是“有钱人”。学者分析认为,这是“极为恐怖的结果”。

  马英九终于决定兼任党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惟有“党政合一”才能让马英九更好展现领导能力及决策。但政党存在的目的非为一党之私,而是为了落实理念,执政党更须时时以全民福祉为念。因此,马英九需要好好改革党,让国民党重新出发。(鲁力)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