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报:大陆高官访台热向台湾南部“破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侨报:大陆高官访台热向台湾南部“破冰”
2009年06月04日 09: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4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4日刊出署名文章说,从最近的大陆高官“访台热”看,大陆高官以各种名义参访台湾,活动并不限于经济、文化和学术交流,也逐步与台湾政界人士接触,向台湾南部“破冰”,出现前所未有的宽领域大交流的态势。

  文章摘录如下:

  以大陆知名经济学家、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6月2日赴台访问为焦点,今年上半年已有5位大陆现任或前任高层领导人参访台湾,加上大陆政经文化界省部级官员10多位密集访台,形成了一股大陆高官“访台热”。媒体形容“两岸交流春暖花开”,并正在突破身份限制和意识形态的“条条框框”,象征着两岸双向性、高规格的大交流时代的到来。

  两岸人员交往交流过去基本呈现台湾向大陆“单向输入”,台湾政界包括政党领袖,卸任“副总统”“行政院长”,蓝绿阵营各级民意代表、县市长乃至乡镇名流等都在大陆留下踏访足迹。而大陆官员赴台困难重重,尤其高层人士很难逾越一些敏感“路障” 和“禁锢”,在两岸关系历史性转折之前,大陆方面赴台访问的最高级别是以中国奥委会主席身份露面的体育总局局长刘鹏。

  而从最近的“访台热”看,大陆高官以各种名义参访台湾,活动并不限于经济、文化和学术交流,也逐步与台湾政界人士接触,向台湾南部“破冰”,出现前所未有的宽领域大交流的态势。

  据公开报道,近期抵达台湾的大陆国家级、省部级高层人士,交流内容大致涵盖经贸、商务、文化、学术交流、专业事务、访亲探友、扫墓祭祖等。目前出现在“访台”名单上的还包括:大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他是大陆访台第一位现任国家层级领导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总会会长彭珮云女士,她开了中国共产党籍的原国家领导人访台的先河;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圣陶研究会名誉会长许嘉璐;“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曾连续担任六届中共中央委员的前台联主席、有“台湾女儿”之称的林丽韫。

  以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名誉所长名义露面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是目前赴台级别最高的大陆官员;而率团出席“2009年桂台经贸合作论坛”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飙,是大陆第一个赴台的“地方大吏”。还有,大陆前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之子、中国国际贸促会会长万季飞,《人民日报》总编辑吴恒权,国家旅游局长邵琪伟,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原文化部副部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等。

  引人注目的是,大陆高官在台并不回避与一些敏感人物和政界人士见面,不分党派,联络感情,重在沟通。张克辉在彰商校友会上,与台湾“财政部长”李述德、前民进党主席姚嘉文及“李登辉之友会” 会长蔡焜灿相见,意外上演红、蓝、绿三党“大和解”局面。张国宝也与台湾“经济部次长”等高官交流合影。而厦门市长刘赐贵率参访团更深入台湾中南部考察,与民进党籍的台南市市长、高雄市副市长的交流,更被媒体称为“破冰”之举。

  在大陆高官“访台热”的同时,目前台湾的县市长们(包括民进党籍的)掀起“登陆潮”。这种状况可以说正是当前两岸关系现状和热度的见证,也是两岸务实开放政策互利双赢的体现。这批官员往来势必还将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推手,更能务实地推动全方位合作,预示着两岸经贸与文化新高潮的到来。也显示出两岸执政团队宽容宽松,一方有意放宽,一方有心促成,增进相互的了解和沟通,消除隔阂和误会。

  集腋成裘,水到渠成。“访台热”无疑展示了一种趋势,也蕴含新的突破。人员交往多了,层级就会不断提升,身份称谓越来越模糊和放宽,从民到官、从经涉政,高层互动交往自然突破。只要善意诚意,甚至执政最高领导人对话交流也变为可能。从这角度看,无论高官“访台热”还是“登陆潮”,都是两岸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时代的必然要求,是两岸积累善意和感情的过程,最终是为两岸政治接触准备条件。这是双赢之道。

  海峡两岸交往目前恰逢最好的历史契机。两岸固然存在诸多歧见,高层正常互访交流纵然有许多“路障”需要清除,但毕竟不是“坚如磐石”,困难并非不可逾越。两岸“以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把“大交流之路”走通了走畅了走稳了,在大陆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之后,副总理甚至更高层领导人“到台湾走一走,看一看”,甚至两岸领导人互访,相信早晚也会到来。(吴琛)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