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发表社论说,以有无大陆政策测度民进党的未来发展,就短期言既是陈菊效应的反省,也是民进党重建工程的重头戏;就长期言,更是民进党有无能力参与两岸新局的大考验。
文章摘录如下:
民进党如何看待两岸新局?继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出访大陆以来,台南市长许添财接着又要往访厦门,绿营内部的大陆热固然因此浮出台面,且有可能因此日渐升温。
由于陈菊往访前后绿营内部即呈现两极反应,民进党有无必要重新审视大陆政策,这既是政治现实,也是民进党能否与时俱进的考验。不过就目前态势观察,民进党中央似有冷处理的倾向,这是自保,以免绿营基本盘流失;抑或别有所图,拒绝在大陆政策上和蓝营有任何共识。
面对陈菊登陆效应,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指,陈菊此行是凸显台湾与大陆不同的体制与“对于主权的诉求”,这原是民进党面对深绿质疑的解释,也是自我感觉良好的部分;但长于政策论述的蔡英文,却无意面对党内的呼吁,即就陈菊登陆产生的诸多效应做出政策回应,也不愿意先就两岸新局举办政策辩论。甚至说,党内目前还有很多事要做,包括党的重建工程正在施工当中,大陆政策此时并不是最重要,也不具迫切性。况且党内并不禁止公职人员往访大陆,她自己目前也无意往访。
然而,民进党究竟有无大陆政策可言?就“统独”光谱言,“台独”根本就不存在和对岸好好打交道的思考,此一思考不仅承袭了“反共思维”,也是后殖民心态的自我扭曲,以摆脱母体文化为得计,往往自溺于“被迫害”和悲情的控诉。从李登辉到陈水扁之于两岸的政策指导,就利用了此一刻意营造的情境,从而在推行“去中国化”的过程中操弄民粹。
民进党目前最大的危机当然在于能否摆脱“台独”神主牌,是以党的重建工程也以能否摆脱“台独”意识的牵绊为转移。如果民进党中央包括党主席蔡英文在内执意冷处理党内的大陆热,或仅就公职人员往访大陆做出相应的技术调整,以“低度管理”之名,要求当事人“风险自负”,这非仅是政策怠惰,和主流民意也只可能愈走愈远。
以有无大陆政策测度民进党的未来发展,就短期言既是陈菊效应的反省,也是民进党重建工程的重头戏;就长期言,更是民进党有无能力参与两岸新局的大考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