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年四月八日,绍兴县平水镇春雨蒙蒙,一群上了岁数的男女簇拥着一位头发灰白、气质高雅的妇人走向一处山坡绿地进行祭祖,但这里并不见坟墓和墓碑,原来他们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属——而早在几十年前,根据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意见,他们就带头移风易俗,还地为耕、平了祖坟。带头那位妇人正是周恩来的侄女、周恩来三弟周恩寿的长女周秉德。
近些年来,我们在各种纪念活动中不时可见这位满头华发、举止端庄的老大姐的身影。今年三月五日周恩来诞辰一百一十一周年当天,周秉德还亲临拥有三十年“学总理,创三好”光荣传统的江苏淮安中学,向该校周恩来班高二(十九)班赠送周恩来图书、张贴周恩来格言,并亲笔题词“为中华之崛起”勉励淮安学子传承周恩来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周秉德曾任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现为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顾问。虽已年过古稀,眉宇间却仍显露年轻时的清秀与端庄。周恩来夫妇没有子女,周秉德十二岁就进中南海,成为总理家庭的一员,跟周恩来夫妇一起生活了十几年。
小学毕业后,她考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她所在的干部子弟班乃留学苏联的预备班。在当时,去苏联留学几乎是所有年轻学子的最高向往。周秉德的学业在班里始终列于前茅,但最终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中专类的师范学校,要当老师!
她的这个决定源于一九五二年看到的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该片描述了城市女青年瓦尔瓦娜只身到偏僻的西伯利亚农村执教的感人故事。当时正值战争年代,学校条件非常艰苦,瓦尔瓦娜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成绩突出,最终荣膺列宁勋章。
十四五岁的周秉德被影片深深感染了,尤其是影片结尾:遍布苏联各地的事业有成的学生们回到满头银发的瓦尔瓦娜身边为她庆祝生日那一幕,周秉德感动得热泪盈眶。她一连看了好几遍,人生的目标终于清晰起来。她在日记中写道:《乡村女教师》让我特别激动,做一名人民教师太伟大了。伯父教导我们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这火红的年代我也要像瓦尔瓦娜那样,当一名乡村女教师,为祖国建设培养人才!
周秉德向伯父伯母谈了自己的想法,邓颖超当即表示支持,还说她自己就是十六岁当老师的,眼下国家急需人才,当老师好!周恩来却未吱声,周秉德忐忑地望着伯父,想听他最后表态。周恩来只说了一句话:“这种事还是你自己抉择,你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了。”周秉德觉得伯父实际上是同意了,心里很高兴,就报考了师范专科学校。周恩来“独立思考、自己抉择”的教诲也让她铭记终生。在师范学校她依然刻苦学习,门门优秀。她还严守家规:无论老师还是同学,谁也不知她是周总理的侄女。
一九五五年,周秉德将从师范毕业,正好北师大来校招生,录取比例是三比一。品学兼优的周秉德完全可以上大学,但她却再次谢绝了,她在作文中表明立场:“现在国家有很多学龄儿童上不了学,很大的原因就是师资缺乏,不少人小学毕业就去当老师了。我已经被国家培养了三年,应该赶紧踏上教师行列……”这篇作文被当作范文送到校长那里,校长称赞周秉德“政治觉悟高”,并发展她入了党,当时她才十八岁。
从师范毕业后,周秉德如愿以偿被分配到北京市东郊区第三中心小学。周秉德做好过艰苦生活的思想准备,想不到学校的条件比想象中的好,她想起《乡村女教师》里的瓦尔瓦娜。这一对比,更坚定了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决心。上第一堂课时,她就对全班孩子说:“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从今天起,无论是同学还是老师,咱们都要积极上进,在学习上工作上要高标准,在生活上物质上要低标准,这样才能一辈子知足常乐!”
“文革”中,周秉德作为随军家属,带着年幼的儿子远赴贵州。那里的条件才真是艰苦:面粉常常蒸不熟,发黏;没有煤球卖,要自己动手将黄泥和煤粉掺在一起,将其铺平打实,再用铁锹割成小块,晒干后才能使用。周围还有人风言风语,说周秉德是周恩来的侄女,更有人说“这不可能!如果真是的话,一定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要不她怎会来这里受这种罪!”但无论艰苦的生活环境还是别人的猜疑,周秉德都默默承受了,因为她心中始终有瓦尔瓦娜的影子,更有伯父周恩来做自己的榜样……。
(摘自香港《大公报》 作者:马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