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8日电 澳门《新华澳报》8日刊出富权的文章认为,“悲情牌”是民进党常用且是屡试不爽的“犀利武器”。昨日,台北法院再次召开延押庭,陈水扁策划再次大打“悲情牌”,效果如何尚未得知。另一边,蔡英文也学打“悲情牌”,想升高“五•一七”绿营游行强度,传出“有被关的心理准备”。蔡英文的“悲情牌”是否能打得响?再过十天就可见分晓。
文章摘录如下:
“悲情牌”,这是民进党在选战中经常使用而且也是屡试不爽的“犀利武器”。民进党人二零零零年执政前,尤其是在“党外”时期,极力把自己打扮成“独裁统治的受害者”,在选战中大打“悲情牌”,颇能引发不满当时高压统治下的台湾本省籍选民的共鸣和同情,因而在选战中屡屡获胜。
尤其是当某些政治人物被审判坐牢后,其妻子“代夫出征”参选,他们在政见会上如泣如诉地讲述受刑人遭受刑求的悲惨遭遇,使无数男女选民伤感落泪,因而都既赚得了眼泪又赚得了选票,而高票当选。
当然,也有另类“悲情牌”就是以肢体语言争取同情的。比如,苏贞昌首次参选台北县长,患了癌症晚期正在医院深切治疗的民进党籍“立委”卢修一,不顾病痛从医院直奔造势晚会现场,面对选民突然下跪,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选民,使到原本选情危急的苏贞昌化险为夷,赢得了这场“空降”选战。
又如,陈水扁无论是竞选“立委”,还是竞选台北市长、“总统”,总是诉说那个伪造的“政治车祸”故事,把下身瘫痪的妻子吴淑珍抱上轮椅,并推着轮椅穿街走巷拜票,成为他必胜的武器。再如,“三•一九事件”中的两声枪响,瞬间煽起了部分选民疯狂的悲情,使选情迅即翻盘。
二零零零年民进党成为执政党后,已从昔日的“被打压者”摇身一变成了“统治者”,故在选战中若再打“悲情牌”,再也难以引发选民的同情。但他们仍然将“悲情牌”当作是政治斗争的武器,将之使用在非选举的政治场合上。比如,在洗钱案中,由于家人和亲信不断被抓,陈水扁声称这是“国共连手打压”,借机制造两岸对立。
民进党再次沦为在野党后,直到如今,台湾尚未进行过大型选举活动,故民进党政客尚未来得及再次在选战中使用“悲情牌”。但是,民进党政客仍在其它场合恣意地使用“悲情牌”。
比如,云林县长苏冶芬因涉嫌贪污被法院裁定收押候审时,她就举起上铐的双手高呼口号,任由记者们拍摄,并在看守所中宣布绝食,催发了同情眼泪。同样是因涉嫌贪污的嘉义县长陈明文也照版煮碗,使到当时“绝食抗议”成了岛内舆论的“焦点词汇”,更成为民进党“对抗司法迫害”的“专属工具”。
而陈水扁去年十月首次被收押时,也不惜“下效”苏冶芬,举起了上铐的双手,该镜头果是惊震了全球。随后,陈水扁在看守所中,宣称进行“绝食”,事后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有人而且“忘记”了他的巨大贪贿行为,为他鸣冤叫屈,甚至有人天天跑到看守所前喧嚣。
陈水扁的“绝食大戏”演得很象,早上又被转送板桥医院戒护病房。经过院方照料,陈水扁目前血压及心率皆已恢复正常,虚弱的身体状况也获得改善,但他除喝矿泉水外仍是“演”到被送到医院治疗。特侦组和主审法官都因此而备受压力。
民进党大佬接连绝食以示“清白”,不仅让深绿支持者如痴如狂,甚至叫嚣要“打倒司法、拯救阿扁”。陈水扁等人的绝食动作把自己塑造成“对抗司法的绝食悲情明星”,绿营生生将司法危机转为政治转机的政治伎俩已经不言自明。这是民进党一贯的悲情动作。民进党习惯把一切纳入“外来恶霸”压迫“悲情台湾”的模式,也因为长期的悲情灌输,让民进党总能在深绿阵营中找到力量。
昨日,台北地院再次召开延押庭,审定是否需要继续羁押陈水扁。已被关看守所中憋坏了的陈水扁,策划再次大打“悲情牌”,以配合部分民进党人的“连续羁押前‘总统’违‘宪’”的“法理门争”,向承审法官施加压力。于是,先是放出“患病失眠”的风声,声称如再是押下去就会被憋死。
陈水扁昨日在法庭发言时强调自己在看守所中身体状况非常不好,嘴角还不时抽搐颤抖,甚至哽咽啜泣,而且抚着自己胸部,约五分钟说不出话来,最后突然整个人趴在被告席桌上,全身发抖还疑似有痛哭的情形。但陈水扁“哀兵上阵”的策略并未奏效,经过检辩双方攻防,审判长蔡守训裁示先将扁还押看守所,是否延押会再开阖议庭决议;陈水扁最后瘫坐在椅子上,由法警搀扶离开。
陈水扁这次大打“悲情牌”的效果如何,尚未得知。但另一边厢,向来生活在顺风顺水的环境中、在象牙塔中长大的蔡英文,也学起民进党的老前辈们,大打“悲情牌”。正在美国访问的蔡英文前日在华府透过越洋视讯下达升高“五•一七”抗争强度,民进党中常会据此通过“五•一七守护台湾二十四小时静坐抗争活动”方案。
代理主席、党团总召柯建铭表示,两百名党公职为强制动员,游行后须就地静坐二十四小时,否则党纪处理。由于五月十七日晚间十时起至五月十八日,民进党并未取得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使用权,民进党青年部主任赵天麟昨日召开记者会表示,民进党坚持抗争行动打死不退。柯建铭还表示,蔡英文“有被关的心理准备”。
蔡英文的“悲情牌”是否能打得响?再过十天就可见分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