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两岸军事互信交流逐步揭开序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紫荆杂志:两岸军事互信交流逐步揭开序幕
2009年04月20日 1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4月20日电 香港《紫荆》杂志4月号刊文说,台海两岸军事互信缓步向前。两岸军事互信交流实际上已在很多层面上逐步揭开序幕。目前,两岸有不少人士对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提出了种种具体构想,一般其共同点是主张采取渐进的方式,先易后难,灵活务实。

  文章摘录如下:

  海峡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提出与完善过程,实际上是两岸互动发展状况的反映与结果。但军事互信机制本身固有的复杂与敏感性,其过程必是充满艰辛与挑战。

  两岸均有意建立军事互信机制

  两岸关系已经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势头:2008年6月9日,两岸两会达成协议,开通直航、大陆客赴台观光;

  11月初,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两岸两会签署了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邮政合作、食品安全等4项协议;

  12月15日,两岸“大三通”正式启动。

  台湾与大陆发展相互依存,且有众多共同利益。而长达60年的军事对峙实际上已成为两岸全方位交流、发展的主要障碍。以信任与共同利益为纽带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建立已成为两岸共同的呼声。

  两岸领导人均提出有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思路。胡锦涛总书记去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

  台湾方面也发出积极讯息。马英九说,两岸近来相互释出善意,希望建立更多共识和互信,让一度是东亚火药库的台湾海峡呈现和平趋势,这是让各方都获利的多赢做法。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表示,乐见胡总书记对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等承诺,更希望在可见未来,逐步获致具体成效。台“国防部”发言人池玉兰也称,“两岸能够和平发展,建立军事互信机制,不只是‘国人’,同时也是亚太地区共同的意愿,‘国防部’乐观其成”。

  台“国防部长”陈肇敏则公开表示,马英九说4年不战争,其实是把危机最小化,机会最大化。两岸稳定发展,签订军事互信机制是早晚的事。台军未来将与大陆解放军进行交流。他透露,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早有规划,会依照现状还有未来发展的预判,陆续修正计划以符合实际状况。

  陈肇敏2008年6月4日在对“立法院”所做的首度业务报告中就表明,“国防部”将修订“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政策纲领草案,并协商“和平协议”,让台海成为和平、繁荣的区域。陈肇敏近来连续表示,军事互信机制将分近、中、远三阶段进行。两岸如果未来建立了互信机制,将会先从经济层面开始接触,然后再到政治层面,最后才是军事层面。未来不排除由退役将官、文职人员领先到大陆了解情况,再进一步派出低阶军官,渐渐再到高阶军官的谈判。

  台湾3月16日正式公布的“4年期‘国防’总检讨”报告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报告分为核心挑战、战略指导、转型规划及联合战力4部分。由于两岸关系逐渐和缓,报告已不再将大陆视为“唯一威胁”。

  报告指出,两岸关系改善使台海安全产生微妙变化,台军将建构“预防性国防政策”,不主动挑衅或发起攻击,彻底扬弃扁政府时代先发制人的攻势“国防战略”。报告称,台湾要建立精锐部队,战术上采取守势、有效阻吓,不开第一枪,希望以接触、沟通、谈判,达到“保国卫民”目的,并强调军事的“软实力”。

  报告表明,在“固若盘石”的战略指导下,现阶段的“国防战略”目标依序是:预防战争、“国土”防卫、应变制变、防范冲突及区域稳定。报告还提出,未来5年内裁军约22%,从27.5万减至21.5万,现有的6个军种将整并为3个军种。强制兵役期限将从1年减至4个月,到2015年则走向全面募兵制。

  台前“国防部副部长”、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认为,马“政府”军事战略已十分清楚,就是强调防守,为了要消除战争的可能性而采取超军事的手段来增加信赖。

  另据台媒体报道,台湾“国防部”正规划设立智库,作为推动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初期接触的“抓手”。目前由台“陆委会副主委”出身的“国防部副部长”张良任督导这方面业务。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葛来仪就此分析说,海峡两岸都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军方交流,采取建立信任的措施。“虽然扩大经济交流合作为首要之务,但两岸也呼吁签署和平协议,结束台湾海峡敌对,促进军方对话交流将是这个过程的必要部分”。

  美国太平洋司令基廷表示,降低台海的紧张是美国非常重视的问题,愿邀请台海两岸军方到夏威夷太平洋美军司令部总部面对面会谈。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