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0日电 由国台办主导的首届“海峡论坛”,定5月中在福建省的四大城市接连登场。自日前国台办正式宣布该消息后,已在台湾引起极大的注意。台湾《工商时报》10日刊发社论说,热闹的“海峡论坛”背后有值得人们深思的课题,以这种全方位交流为基础,台湾海峡这一带,亦可能衍生为一个“共生”的经济区。
文章摘录如下:
事实上,这项在台湾“对门”举办的大型两岸交流活动,因突出“两岸民间交流大平台”的定位,预料将成为两岸关系“社会化”的标竿。而未来,以这种全方位交流为基础,台湾海峡这一带,亦可能衍生为一个“共生”的经济区。此一动向,值得台方多加关注。
该论坛的举办,乃是国台办今年对台交流方针的体现。因今年3月11日,国台办甫在北京宣布,今年对台交流有三大方向,分别是经济合作、文化教育交流、大交流。其中的“大交流”,即是社会基层民众全面的交流。而与台湾仅一峡之隔的福建省,顺理成章担任了大交流平台角色。
按计划,本次海峡论坛,将在厦门、福州、莆田、泉州举行。这些都是与台湾西海岸各大城市分别“对应”的重镇,显示该论坛之区位布局,似有全方位吸引台湾精华地带的规划。而其节目内容,除研讨会、经贸行业协会对接、旅游业务交流、台湾各县市主题日之外,还有妈祖进香、影视展播、传统武术交流、族谱展、郑成功文化节等,涵盖了经贸、文化、生活、地方特色等层面。其除诉求“闽台一家亲”之外,亦摆明要以闽台关系为基础,将两岸关系深化到生活面及人心层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活动中,还安排了一场“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这是该海峡经济区构想,首次进行公开研讨,也显示该经济区未来的成形,是这波闽台交流热的主要愿景。
福建与台湾,相隔仅一、两百公里,其间又有诸岛屿作为跳板,客观上看,是有充分条件,成为唇齿相依的经济区和“共同生活圈”。然而,20年来,两地交流关系的热度,不如广东、江苏、上海三地与台湾的关系。其主要原因计有:
第一、两岸官方关系长期不平顺,且多次局势紧张,使福建以往长期难以摆脱“对台独斗争前线”角色,难以大开大阖地全方位推动对台交流合作。这使闽台交流发展受到相当的局限。
第二、闽台两地不法份子常利用地缘优势,勾结犯案,使台湾海峡成了两岸当局的头痛区域,让海峡交流蒙上一些“污名化”的阴影,也限缩了海峡交流发展的空间。
第三、福建基本建设滞后,如福州、厦门一线的铁路,目前还在兴工之中。该省的基本建设进度,比临近省份为慢。这因素也阻却了闽台交流的发展。
第四、福建经济腹地不大。比起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福建直接辐射到外省市的市场腹地,显著较小。其原因,除出省交通网尚待完备外,与福建相接壤的江西、广东、浙江三省,皆分别与珠三角或长三角紧密联系,相对上福建仅能对该等邻省辐射一隅。这使志在大陆内销市场的台商,有所犹豫。
不过,随着时日的推移,以往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如对峙60年的两岸官方关系,已转为平稳。还有,当地基本建设正相继完工,使福建在不久之后,即能与邻省畅通。届时,内联交通与海峡上频密的海空交通线结合,福建必能对台湾商民的经商、旅游、住居,发生一定的“磁吸效应”。
但若要使“海峡经济区”成形,这些还不够。尚待营造的最重要条件,是海峡东岸、西岸两边民众,心理上的相互信赖,如此才能使两地先天的地理及人文优势,自然发挥效应。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端赖两岸官方合力促成海峡的永久和平。另要合力针对两边商民的交往交流,建立秩序与规范,紧缩不法之徒的活动空间,使人心能有稳固的依托。这是热闹的“海峡论坛”背后,值得人们深思的课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