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8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8日刊文认为,中国一些地方城市采取发放消费券的举措。专家学者认为,消费券对消费的拉动都是“一次性”的,可谓“权宜之计”,长期来说各行各业得确保产品与服务品质高,以创造有效需求,政府也要投入更多资金在社会福利保障,解决老百姓花钱的后顾之忧。
文章摘录如下:
“疯了,‘发’疯了!”
从报纸上获悉又有商家发放消费券,同事蹙起双眉,没有一丝期待,反而多了份感慨。
近来,申城上海刮起“券风”:旅游、购房、商场、家电和电影消费券等等,林林总总、方兴未艾。推出消费券的不乏地方政府部门,但更多的是商家。
先是常州和杭州相继在上海发放旅游消费券引起哄抢,特别是杭州的,首日现场集中发放时,申城市民“里三层,外三层”,排队一直排到马路上。由于场面过于火爆,为安全起见,主办方一度暂停发放活动。
想必是消费券人气太高了,商家们也想搭顺风车,希望通过发放消费券激活消费欲望。然而,商家发券发疯了的同时,消费者却越来越理智,对消费券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后,怨声多了起来。
“买满200元才可以抵用面值50元的消费券,这跟买满200元才获得50元购物券一张没什么不同。取券得掏出身份证,还要排队,隔壁商场是买300元直接扣100元,我不去隔壁到这里来购物,你以为我有病吗?”一名顾客嚷嚷。
“用券的限制那么多,消费3300多元才用掉300多元的旅游券,这是哪一门的折扣?”另一人也问。
“政府发放消费券,那不是拿纳税人的钱给一部分的人吗?政府怎么没问过我这个纳税人?”重视自身权益的人也有话说。
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各种消费券是否能如预期般拉动内需、扩大消费?
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对申城各大知名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和超级市场等零售业营销经理所做的调查显示,春节过后消费萎缩,七成受访者对上海推出消费券有所期待,但对消费券能否刺激消费却表示“不确定”。
多位专家学者则担心,无论是发放几亿还是几十亿元的消费券,对消费的拉动都是“一次性”的,可谓“权宜之计”, 长期来说各行各业得确保产品与服务品质高,以创造有效需求,政府也要投入更多资金在社会福利保障,解决老百姓花钱的后顾之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教授陈抗说,分发消费券是用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将财富进行再分配,平均化的分配方式也限制了刺激消费的能力。他认为与其发消费券不如给农民工培训券、给大学生助学金,并扩大低保覆盖面。
其实,如同制定任何一个政策或推出新措施,发放消费券逃不过五个考量:目的、市场情况、执行能力、成本效益及受众偏好。
各级政府发放消费券不外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从而使经济持续发展。可是,有的地方政府先前打算从官员和公务员等的工资和福利划出5%至10%,以消费券的形式发放,这就有悖初衷了。老百姓也会问:公务员的工资是怎么来的,也不就是人民,羊毛始终长在羊身上?
至于商家发放消费券则炒作的嫌疑过高,就有人认为,发放购房消费券其实就是给购房者折扣,让一直坚持不降价的开发商有台阶下台。
说到市场情况,如果市场相对混乱、业者容易鱼目混珠,发放票券有一定监控作用。例如,农民工培训券指定培训机构,就可防范农民工受不法机构蒙骗,没能实质受训提升技能。
我们也不能忽略相关部门的执行能力以及推出政策、措施的成本效益。要怎么限制消费券的适用范围?怎么确保执行时没有漏洞,没人能浑水摸鱼?如何才能不为黄牛、心术不正的内部人士制造赚钱机会?还要怎么确保消费者获得实惠?
另外,制定用券的限制,还动用一大批人在当地甚至是异地发券或让人登记领券等,当中所涉及的成本自然不少,要如何确保措施的落实具成本效益呢?
上文说到许多消费者宁可获得无条件的直接折扣也不愿使用消费券,这既是指受众的偏好,也是成本效益的体现。消费者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换取小额的商品折扣,自然不划算了。
消费券发得再疯,消费者还是得看到实际的利益才会买得疯狂。(何惜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