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8日电 香港《大公报》18日刊出署名文章认为,在全球持续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国新医改的启动,无疑可为中国经济雪中送炭。外需萎缩,导致中国出口业和制造业发展受阻,而医改恰能带动中国服务业的大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另辟蹊径。目前举国上下都在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工和大学生这两大群体就业,而医改将为他们提供很合适的岗位。
文章摘录如下:
在全球持续经济萧条的时候,中国新医改的启动,无疑可为中国经济雪中送炭。外需萎缩,导致中国出口业和制造业发展受阻,而医改恰能带动中国服务业的大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另辟蹊径。
国际金融危机已引发全球失业潮,中国新医改恰能有效地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并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新岗位和新兴职业。政府、投资者、用人单位、求职者和教育培训机构均会对此问题投入更多关注。
医改将逐步发展壮大三级医疗服务系统和医保服务系统,这两大系统因此会产生多个新岗位。笔者认为,二三级大医院应配备的新岗位包括:
配备“医生助理”
一是“医生助理”。卫生部长陈竺指出,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就是十个字:回归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笔者认为,主要是调动资深医生的积极性。为他们配备助理,可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让资深医生脱离临床,是医患双输的做法,不可取。对此,不妨借鉴西方的经验,为医生配备“医生助理”(攻读两年专业课程,考试及格者便可上岗)。
目前,资深医生资源稀缺有制度的原因。拥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资深医生通常退居二线,负责教学、科研及青年医生指导工作,而繁忙的一线临床工作则主要由住院医师和实习医生等青年医生承担。这种制度一方面很难保证医疗质量的稳定,另一方面让专家资源闲置,没有把他们用到刀刃上。
如果为每一位资深医生配备一个“医生助理”,这些专家完全可以重返一线,去承担一定的临床工作,例如每人亲自主管几个病情复杂或危重的病人,不仅可提高医疗质量,让更多的患者得到专家服务,还可为青年医生做示范。专家只需做关键的诊疗工作,无处方权和诊疗权的助理则为他处理一切琐碎的事务,包括文字工作。这种制度可提高专家的工作效率,解决了专家短缺的问题,并可避免专家的频繁流动。到那时,专家恐怕无暇外出兼职了。
二是“医院护理员”。如果医院护士的角色依然如故的话,医院未来应配备进入医院编制的护理员,以取代属于编外人员的护工。
三是“信息管理员”。专职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与维护,包括为管理者提供管理数据。
小区卫生机构应配备的岗位包括:一是“全科医师”。这是需求最大的岗位,但目前还是新生事物。二是“家庭护理员”。为居家慢性病患者提供家庭护理。三是“信息管理员”。负责居民电子病案的管理及电子转诊。
“医疗监督员”也是卫生系统急需的岗位。北京市近来便派出数百名医疗监督员,对医疗机构实施监督。
增强医保管理
国家医保服务系统的地位提高,职能增加,但管理滞后。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明确或增加关键岗位,包括:一是“医保专业设计人员”。通过医保创新(如门诊医保、大病医保、医保卡共享、降低缴费标准、老人特别医保、扩大报销范围和提高报销额度、允许异地报销等),提高医保使用率,降低医保基金年结余水平。目前我国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医保基金结余,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年结余率不到10%。
二是“医保专业管理人员”。负责管好和用好医保基金,防止其被挪用。三是“IT专业管理人员”。确保服务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四是“客户服务人员”。负责将《医保服务手册》发放给参保人和医生,做好售前及售后服务,做好信息双向反馈。
既要把充足和准确的信息传达给客户,又要把客户对医保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医保机构。如果将上述四项工作做到位,医保吸引力会大幅提高,参保率随之提高,实现医保全覆盖的最高目标也就为时不晚了。
目前举国上下都在想方设法帮助农民工和大学生这两大失业群体就业,而医改将为他们提供很合适的岗位,而且是长期稳定的,不是临时性的。例如,新的卫生系统将为大学生提供的合适岗位,包括医生助理、医院或小区信息管理员、医保服务人员、社工等,而适合农民工的岗位包括医院和家庭护理员、医院后勤人员、社工等。当然,他们要接受专业培训,考试及格者方能上岗。
医改催生的新岗位,是市场的需要,并非人为制造的。因此用人单位应转变传统观念,不要把人力当作成本,而应视之为资源。要把人事管理制度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依需求定岗定人,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其创造最大的价值。这些都是管好和用好人的关键,且对医疗服务业尤为重要。(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