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2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2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到目前为止,奥巴马身边的“政策沙皇”(代表总统处理国家疑难政策的大员)人数繁多;几乎有一个内阁部长,白宫就相对有一个“政策沙皇”。奥巴马为何要用那么多“沙皇”?他虽组成尽天下英才而用之团队,但不可能无为而治,只做一个被动的总统;因此,他必须要在身边布建一批超级幕僚、近臣当“身外化身”。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改写了许多经济学的传统定义,也改写了政治学的定义;奥巴马“沙皇治国”的模式,就是一例。
文章摘录如下:
考你一个最热门的修辞学问题:形容一个人是“政策沙皇”,是映衬、比喻、象征或是引用?“沙皇”原是帝俄时代俄皇的尊称,“政策沙皇”(policy czar)则是美国媒体的通俗用语,通常指的是代表总统处理国家疑难政策的大员,因此也有人以“政策大总管”称之。
但沙皇何以在帝俄死亡,却在美国复活?据已故翻译大师乔志高的考证,20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被认为诲淫诲盗,为避免政府取缔,美国影业界实行自律,聘请曾任邮政部长的海斯(Will Hays)统管制片,严禁有伤风化的电影,海斯当时便被人称为“电影沙皇”,形容其权力之大,沙皇此一名词也从此在美国诞生。
但“政策沙皇”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例如,尼克松时代有负责解决油荒的“能源沙皇”;卡特时代有管制物价的“通胀沙皇”;里根与老布什时代有管制毒品的“禁毒沙皇”;克林顿时代有防治艾滋病的“艾滋沙皇”;到了小布什时代,沙皇增多,有统筹中东战争的“战争沙皇”;负责国境安全的“国土安全沙皇”;推动全球民主战略的“民主沙皇”;整合外交事务的“拉美沙皇”;也有提升硅谷高科技产业的“高科技沙皇”。
“政策沙皇”既然早已有之,何以最近又成为美国媒体的焦点?故事要从一封信说起。
高龄已九十一岁的美国参议员勃德(Robert Byrd),不但是现任国会中最老的议员,也是总统接班顺位排名第三的参院临时议长。二月下旬,他写了一封信给奥巴马,对新政府大量聘用白宫资深幕僚深以为忧。
他从尼克松时代细数到小布什,列举他们过度重用资深幕僚的弊端,批评这些幕僚权压阁员,躲在行政特权阴影下不受国会监督,威胁到宪政体制的监督与制衡原则。勃德提醒奥巴马要节制白宫幕僚的任用,节制他们权压内阁阁员,更要节制他们滥用行政特权。勃德在信中虽然未用“沙皇”二字,但谁都知道他意所何指;此信一经披露,媒体随即跟进报道,“政策沙皇”于是又成举国焦点。
到目前为止,奥巴马身边的“政策沙皇”人数,确实已多到前无古人的地步:他有两个负责救经济的“经济沙皇”;有监控预算执行的“绩效沙皇”;有协调健保政策的“健保沙皇”;有管制能源的“能源沙皇”;有处理气候变迁效应的“气候沙皇”;有负责中东事务的“中东沙皇”;有管理房屋兴建与都市发展的“都市沙皇”;有负责情报与安全的“国安沙皇”,他甚至一度想找人当挽救汽车产业的“汽车沙皇”;几乎是有一个内阁部长,白宫就相对有一个“政策沙皇”。
但奥巴马为什么要用那么多沙皇?乔志高曾戏称:“(总统)每次指派沙皇,即等于承认某项问题已严重到无法解决的程度”,何况,奥巴马面临的是百年罕见的多重经济危机,一个危机需要一个沙皇,其结果沙皇当然多如牛毛。
而且,奥巴马虽组成了一个尽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政敌团队”,但他不可能无为而治,也不可能完全授权官僚体制,只做一个被动的总统;他要做的是一个行动型的、操作型的总统,一个令出于白宫的总统;因此,他必须要在身边布建一批超级幕僚,一群近臣当他的“身外化身”,帮他在白宫建立一个小型的“影子内阁”。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改写了许多经济学的传统定义,也改写了政治学的定义;奥巴马“沙皇治国”的模式,就是一例。
奥巴马要如何在他标榜的“透明政府”与他面临的“危机政府”之间,拿捏总统角色的分际;要如何在“民主政治”的原则与“沙皇治国”的现实之间,掌握宪政权力的分际,对他是个难题,对研究政治的人来说,政治学的“政策沙皇”其实也是一个比修辞学的“政策沙皇”更难解答的问题。(王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