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1日电 香港《大公报》11日发表署名文章说,经济刺激无疑是2009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国务院提出两年4万亿元计划,在此背景下,作为给地方财政纾困和开源提供解决之道的地方债管理方案浮出水面。要警惕地方政府债券催生出更多“政绩工程”。如何确保地方政府债券募集的资金真正用于造福人民、改善民生,必须摆在首位。
文章摘录如下:
经济刺激无疑是2009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国务院提出的两年4万亿元计划,不久就被地方的投资热情放大到18万亿元。但如今最考验这些地方经济刺激方案可行性的问题是,除了中央财政划拨部分,地方政府的其余资金从何而来?
颇为严峻的是,2008年全国性财政收入增幅的下滑和各地土地出让的低迷,让地方政府的融资难度剧增。在此基础上实施经济刺激计划,财政体系只能是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作为给地方财政纾困和开源提供解决之道的地方债管理方案浮出水面。不出意外,在今年两会之后,尘封了13年之久的地方债将再次扬帆启航。
地方债“开闸”可期
自从国务院去年11月公布了总额高达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后,资金筹措的相关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当中。
2月1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有关情况的汇报。
有关专家表示,地方发债后募集的资金,将被限定用于中央财政投资地方项目的配套工程。地方政府的债务将直接对中央财政还本付息。期限内,地方政府只需付息,到期后还本。考虑到基建项目的周期较长,地方债的还款周期将超过5年。
深圳市财政局一位官员表示,在总规模2000亿元的额度当中,深圳一地申报的额度就超过了百亿元。北京市财政局的一位官员则表示,北京市申报的额度还没有确定,目前还在筛选项目的过程当中。浙江省已上报了300亿元的规模,宁夏提出了60亿的申报额度,而湖北省第一批申报规模在30亿元。
据悉,此次地方债的额度分配原则,将主要依据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偿还能力。有关专家表示,在今年初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和各地财政部门负责人就此讨论,最后将以中央和地方项目的配套需求、地方偿还能力作为分配的依据。
尽管法律明文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在地方各级财政中,负债运营已经成为显性的常态。据粗略统计,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其中,地方基层政府(乡镇政府)负债总额在2200亿元左右,乡镇平均负债400万元。
在2月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组织的“地方债问题”国际研讨会上,一份题为《关于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及其对策思考》的报告称﹕“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如今已经超过不良资产风险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地方财政减收已成现实。财政部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7.1%,其中地方本级收入下降2.7%。
地方财政也负债
2009年1月的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被看作是去年8月以来财政收入逐步下滑的一种趋势延续。但1月份的地方财政收入资料值得关注的是,1月份地方财政收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地方财政收入下降意味着地方财政困难的加剧。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地价不断飙升。地方政府作为所辖地区土地的所有者,无疑在地价飙升过程中获取了巨大收入。据称,土地收入确实在地方政府财政中占了很大比例,一般认为土地收入能够占到地方财政30%的比例,很多城市甚至超过50%。
然而,自去年以来,部分地区土地成交,量价齐跌,造成土地财政收入减少,则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地方财政的困难程度。
在地方财政减收已成定局的前提下,地方政府的天量配套资金从何而来立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开始呼吁中央政府允许自己发行债务,地方债一时间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政策问题。虽然某些例行程序还没有完全走完,但发行地方债已经没有悬念了。这不仅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即将开闸,对地方债使用的监管问题第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有关专家指出,如何在发挥地方政府债券的最大效益的同时,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在专家看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需防范地方政府的“偿还风险”和“政绩工程风险”。
地方债谁来监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已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一旦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不排除各地在地方利益驱动下一哄而上、竞相举债,最终将导致地方债务危机。特别是在“新官不理旧债”官场风俗下,一些地方官员在任期内大举借债,最后把一个烂摊子留给下任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必须面对地方领导的执政短期性与地方还债的长期性的矛盾。
对此,有专家建议将发债的科学性和偿债能力列入地方官员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且审计工作由非政府系统的独立第三方来完成。这应是可取之策。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警惕地方政府债券催生出更多“政绩工程”。当前,由于缺乏科学决策程序,一些官员出于个人政绩的考虑,仅凭个人意志拍板,脱离现实,不顾财力民力,前拆后建的现象和盲目投资建设“形象工程”的现象较为普遍,结果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严重,引起群众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地方政府债券募集的资金真正用于造福人民、改善民生,必须摆在首位。(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