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6日电 香港《大公报》6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日前提出“看病不难不贵”的论点太狭隘。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固然必要,但必须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医疗卫生界人士作为医改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只有从心底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把它看作是逻辑起点,当作是工作的原则和重心,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获得解决。
文章摘录如下: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日前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医疗服务不均
“看病不难也不贵”的论调其实一点不新鲜。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就发表过类似的言论,“其实在中国看病并不贵,是人们的价值观念问题”。不难发现的是,这些“看病不难也不贵”论的持有者,无一例外的均是医药卫生界人士。是医药卫生界人士近水楼台、身临其境的缘故吗?恐怕不是,我想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形容更为贴切,也更切合民意。
其实,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看病到底难不难贵不贵,通常有两个指标:一是与国外横向比较,即直接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医疗服务价格。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汇率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必须考虑倾向购买力因素。也就是说同样是一美元,在美国和中国具有绝然不同的使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单纯比较不同国家的医疗费显然没有任何意义。
二是联系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贫富差距已经突破警戒线的前提下,看病贵不贵的最大凭据应该是大多数穷人看不看得起病,有没有地方看病,而不是少数富人看病方便与否。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医药卫生界的委员们与老百姓意见正好相左,认为“看病不难也不贵”,恰恰说明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地区不均、城乡不均等严峻现实。
价格共同分担
另外,老百姓所认为的看病难看病贵是基于他们直接支付的价格,而不是医疗服务的价格总额。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价格虽然远高于中国,但具体到老百姓的头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说,为老百姓看病埋单的并不只是老百姓个人,还包括政府和医疗保险机构。
当前,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关键不仅需要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方面下功夫,更重要更迫切的问题在于看病价格的分担。让老百姓看病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政府和社会的问题,也就是让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和老百姓三方面共同为看病埋单,并且做到医疗服务机构的均衡布局。
所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固然必要,但必须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医疗卫生界人士作为医改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只有从心底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把它看作是逻辑起点,当作是工作的原则和重心,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获得解决。(徐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