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日电 香港《新报》2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面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中国的应对不再诉诸民族主义激情,而是理性冷静。在钓鱼岛争议上,中国理直气壮,关键要沉住气、把握机遇、发展经济。中日经济实力此消彼长,未来钓鱼岛问题的解决必将更有利于中国。
文章摘录如下:
1日,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见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温家宝对中曾根致力推动中日友好工作表示赞赏。中曾根弘文出访前,中日因钓鱼岛主权问题掀起外交风波。金融海啸冲击下,日本经济遭受重创,麻生政府摇摇欲坠,欲炒作钓鱼岛主权争议激起极右势力支持,转移国内矛盾,并借捆绑美国以壮声威。
中国领导人一招“冷处理”,四两拨千斤,麻生政府的如意算盘打不响。中日加强交流、增进了解,才是推动两国关系良性发展的正确做法。
日本高层领导人在外相访华前夕,一反常态借钓鱼岛问题向中国发难,甚至动用“核威慑力”这种在日本相当敏感的语言(因为日本是全球唯一受过核武伤害的国家),明显有悖于外交礼节,其挑衅性言论背后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一是,日本担忧奥巴马新政府上台后,美国的亚洲政策将向中国倾斜,美中关系的重要性将超越美日关系。因此,日本单方面强调美国承认日本拥有钓鱼岛的“主权”,并纳入“日美安保条约”的保护下,无非是想强化日美同一阵线的印象,挟美自重向中国施压。
二是,金融海啸给日本经济造成的打击超乎想象,日本2008年第4季GDP较上一季呈现3.3%负成长,比上一年度同期衰退12.7%,是35年来的最大跌幅。日本经济停滞十多年未见起色,再陷入最严重衰退。
经济不景,民怨沸腾,麻生政府的民望跌穿10%,不但麻生作为领导人的日子所剩无几,连自民党的执政党地位也摇摇欲坠。麻生对中日关系持强硬态度是人所共知的,为挽救个人和政党的政治命运,利用钓鱼岛主权争议激化中日矛盾,制造外交紧张掩盖管治不力,是政客的惯用伎俩。
但是,麻生的企图难以实现。目前美国自顾不暇,更需要中国合作扭转局面。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早前访华时强调,国际社会正期待中国和美国共同合作以追求全人类的安全、和平与繁荣,形容美中是“共存共荣”的关系。
美国国务院官员明确表示,对钓鱼岛主权问题立场没有改变,也不会支持特定国家。至于若因钓鱼岛发生武装冲突,美国会否出兵协助日本的问题,美国官员更以假设性问题为由,不作回答。美国的表态等同掴了日本一记耳光,更突显日本欠缺外交独立性,与中国讨价还价筹码不足。
面对日本的挑衅,中国的应对不再如以前般诉诸民族主义激情,而是理性冷静。首先,不与其打“口水战”,令争议“降温”;同时,看穿日本无心也无力恶化两国关系,故继续坚持以大局为重,搁置争议的原则,淡化钓鱼岛争议,积极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中日外长认同不应让钓鱼岛主权问题影响中日关系,两国还将在今后三年进行一千五百名教师的交流互访,学习彼此的历史和文化,相信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互信。
弱国无外交。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上,中国理直气壮,关键要沉住气、把握机遇、发展经济。中日经济实力此消彼长,未来钓鱼岛问题的解决必将更有利于中国。(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