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6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26日发表署名文章说,黑人入主美国白宫后,有些人大胆预言美国已进入“后种族”时代,但这个预言很快就被一幅漫画证明是错的。
文章摘录如下:
《纽约邮报》最近刊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有三个“动物”:两个白人警察,一只黑猩猩;其中一个警察双手持枪,冒烟的枪,他面前的黑猩猩被枪杀倒地死亡,血溅街道,另一位警察则在一旁说:“他们要找另外的人来写下一个刺激景气方案了”。
这幅漫画刊登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黑人群起抗议,每天到《纽邮》大楼前举牌示威;他们抗议《纽邮》把奥巴马比成黑猩猩,抗议《纽邮》故意教唆种族主义者刺杀奥巴马;并且要求《纽邮》道歉,总编辑与漫画作者下台,也呼吁民众抵制《纽邮》,不买报纸也不刊登广告。
《纽约邮报》的老板是梅铎,报份约六十万,一向走“膻、色、腥路线”,典型的“小报”;而且政治立场偏向保守派,对奥巴马向来不友善,把Obama故意改成宾拉登的Osama,曾是《纽邮》的“杰作”之一,“奥巴马从小被回教家庭秘密扶养长大”这则爆炸性新闻,更曾是《纽邮》轰动全球的乌龙大独家。漫画作者狄隆那斯也是保守前科累累,最争议的例子是他曾把同性恋比成兽交。
《纽邮》总编辑虽辩称,漫画中的黑猩猩指的是失败的刺激景气方案,并非奥巴马,但其实保守派媒体很早就对奥巴马有过类似的“动物联想”。
保守派首席名嘴林伯,曾在他全美放送的电台节目中形容奥巴马是“好奇乔治”(Curious George),《好奇乔治》是一部系列童书绘本的书名,这部童书绘本从一九四○年代风靡全球至今,有十几种语言译本,销售量近三千万册。
但乔治是谁?乔治不是人,是只猴子,来自非洲的猴子。它本名虽叫乔治,但在日本他叫Hitomane Kozaru(模仿人的小猴),中文名叫“好奇猴乔治”。六十多年来,乔治不但是童书的主角,也拍过动漫电影,上过电视,这几年还赶时髦当过电玩游戏的主角,连摆在街头的扭蛋机台里也看得到它。
乔治既顽皮又可爱,人见人爱,但曾经也形容奥巴马是“神奇黑鬼”、“半非裔美国人”的林伯,以乔治比拟奥巴马,当然是不安好心,他的目的只是想把奥巴马“动物化”为猴子而已。
把黑人“拟猴化”是种族歧视文化下的一种刻板印象,白人如此,黑人亦然;在电影《光荣战役》里,丹佐华盛顿就对他的黑人同袍大声咆哮:“你以为你是谁?你不过是一只穿了漂亮军服的猩猩而已”。更恐怖的是,宾州州立大学一年前曾做过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年轻人至今仍把黑人跟猩猩与猴子联想,研究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时,大标题更是怵目惊心的三个字:“Not Yet Human(还不是人类)”。
《纽邮》虽否认漫画中倒地身亡的黑猩猩是奥巴马,但谁都知道那祇是狡辩,也是种族歧视刻板印象的残余反射;然而,这样的漫画能构成法律上的诽谤罪吗?依美国法律来看,显然不能。
在美国,政治漫画是属于评论的一种,既是评论,就没有所谓的对评论、错评论或好评论、坏评论之分;也就是说,如果某报社论批评某人是超级大白痴,某专栏作家骂某人是狂人法西斯,就跟某漫画家要把某人画成是猩猩、小狗或鳄鱼一样,都属于意见的表达,都符合合理评论原则,也都在言论自由的保障范围之内。
美国法律既然如此,当过哈佛法学院高材生的奥巴马当然不会去控告《纽邮》;但《纽邮》逃得过法律,却难逃伦理、道德与专业的审判;也难怪知名的《哥伦比亚新闻评论》曾形容《纽邮》是“一股邪恶的力量”,它的问题“已经不只是新闻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一茎草能负载多少真理?”这是诗人的问题,经过《纽邮》风波后,美国人该问自己的问题是:“一幅漫画能泄露多少偏见?”当然,台湾人,包括政客与媒体,也不妨趁机问问自己:如果《纽邮》风波发生在台湾?(王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