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时,来上一锅羊肉炉,让人打从心里暖起来,但长辈却叮咛,别吃太多,小心上火;大热天,冰西瓜最是诱人,长辈却担心,别吃太“凉”,留心拉肚子。
在老一辈眼里,有些食物是“凉”的、有些却是“热”,这和食物本身的温度无关,而是受到中医传统观念的影响。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中医师罗佩琳说明,中医观察食物在人体中反应的经验法则以及气功原理,理解食物在内脏、经络的走向后 ,将食物分为寒、凉、平、温、热五大性质,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大味道,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
罗佩琳说明,中医对食物味道的分类,并非是实际吃起来的感觉,例如“辛”,并不等同于辛辣,而是具有发汗效果之食物,根据对应之道,可以调整身体内脏作用。
至于体质,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传统医学科主治医师张家蓓说明,中医依据人体生理功能变化,区分不同之体质,实际的分类较为复杂,一般人可简单区分自己属于寒性或热性体质,寒性体质者通常体温较低,容易倦怠、无力,尿多色淡;热性体质则体温高,容易亢进、紧张、常自觉口渴、尿少色黄、便秘等。
体质与食物性质相互影响,罗佩琳说,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如西方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饮食习惯造就你成为什么体质。
人类呱呱落地时,是体质最纯净、阴阳平和之时,但也有人初生时体质就偏热、皮肤容易出现红疹,中医称之为胎毒。罗佩琳表示,除了遗传,妈妈在怀孕期间多吃燥热食物,也可能会影响宝宝体质。
我们现在的体质,则是后天养成,影响因素包括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例如台湾属于海岛型气候,不少人属于湿热体质,而运动后习惯冲冷水、冲头者,若爱吃冰品、生菜、寒性水果,往往会形成寒性兼湿体质,可能常腹泻、感冒、咳嗽。
相反的,如果常吃烤、炸、辣、补品或烘焙食物,如面包、饼干、薯片,尤其是深爱快餐者,则可能形成燥热体质,容易长口疮、睡眠质量不好,或是为便秘、痔疮、便血所苦。
所以,体质虽然天生,我们可以从改善生活、饮食习惯,去调整、改变体质,罗佩琳说,通常饮食调整后,两个月内可见成效,当然“偏食越久、调整也越久啦”。
因此寒性体质者,应该少食寒凉性食物,以免使身体降低热能、体能,吃太多时也容易拉肚子,而应该多选用性质温热的食物,例如冬天喝姜茶、用龙眼干泡茶、煮汤;体质燥热者则可选用凉性食物降低身体燥热反应,但张家蓓提醒,如果是虚热体质者,也不宜吃太多凉性食物,最好选用平温性食物。
罗佩琳说,经过调和,不同的料理方式可以改变食物性味,将寒凉性与温热性食物共同料理,则可以平衡、中和,例如白菜炒姜丝,或南部人很喜欢将生西红柿,配姜跟酱油来吃,的确有一番道理,如果吃羊肉炉等药膳食物,则可以吃些白萝卜等凉性食物,来调和、解燥。
白萝卜有解药性的说法,就是根据同一原理,因为其凉性特质,可调和热性中药,因此,中医师大多建议,中药不要与白萝卜等凉性食物一起吃,不然得间隔两个小时再享用。
某些食物被冠上“有毒”,罗佩琳解释,并非是真的有毒性,例如鸭肉、芒果、茄子等,仅是对某些体质的人,容易造成不适感,引起皮肤过敏等症状,则应该忌食,若是某些中药如半夏、附子则是需要经过中医师调制,才能将这些药材变成为实用的药物。
(摘自美国《世界日报》 作者:刘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