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6日电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日前刊出文章说,美俄卫星相撞事故引起人们热烈讨论“太空环保”。可是,有切身影响的地球环保课题国家尚且推三阻四、互推责任。太空环保,终究是纸上空谈。
文章摘录如下:
美俄的卫星相撞事件发生了,一批专家才站出来说,事情迟早会发生的。这些专家分成3派──指责俄罗斯的、指责美国的,以及急欲确定本国太空设施是否受到危及的。
事情发生后,专家陆续指出,卫星相撞所产生的碎片可能构成的威胁,并分析相撞的原因;可是,至今仍没有人提出根本有效的善后方案,更没有人提出,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事实是,人类的科技水平还没有到达那个程度,或者无心发展善后技术,毕竟善后工作往往比生产过程麻烦困难千万倍。举个例子,世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是各种各样产品的出产国,可是,谈到资源回收、再生循环等方面,却只有少数国家做得周全。列强争先恐后发展航天计划,即使科技不发达的国家也不落人后,花钱拜托他国科学家发射卫星。结果造成太空垃圾与日俱增。
举凡火箭携带装置、报废的人造卫星、太空望远镜,当然也包括这次卫星撞击造成的碎片,都是太空垃圾。太空垃圾以每秒7公里的速度绕行地球,即使重量只有几公克,但因为人造卫星由轻合金制成,一旦撞上了,还是能轻易摧毁卫星。
虽然专家强调,太空垃圾数量虽众,还不足以使近地空间变得拥挤。这种说辞听起来就跟一直没有定案的环保协议一样──明知道这样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但大家依然故我,今朝有酒今朝醉。
专家又指出,受地心吸力吸引,太空垃圾最终都会进入大气层,但时间没有定数,有人说需时数十年,有人说一万年。即使太空垃圾可以在数年间进入大气层,这也不是善策,因为太空垃圾可能会在坠地过程中误伤人类。
有专家提议在太空建立“太空垃圾场”专属轨道,虽然治标不治本,暂时来说也是个不错的解决太空垃圾的方式,但要将现有太空垃圾引到特定轨道,又是个大难题。
这次卫星相撞事故引起人们热烈讨论“太空环保”。可是,有切身影响的地球环保课题各国尚且推三阻四、互推责任,太空环保?终究是纸上空谈。(李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