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当地时间11日刊文说,美国房贷和金融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盎格鲁•萨克逊世界的美英尤其严重,英语传媒对西方世界目前在“精神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危机的关注显得相形见绌。这一“精神危机”肇自领导全球六分之一人口和一半以上基督徒的罗马天主教最高领袖教皇本笃16世新近的敕令遭国际犹太势力的全力反对,以及天主教内外各种势力的强烈反响,造成本笃16世骑虎难下的困难窘境。
文章摘录如下:
美国房贷和金融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盎格鲁•萨克逊世界的美英两国尤其严重,加上奥巴马总统一上任便在经济刺激方案上面临剧烈党争,英语传媒对西方世界目前在“精神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危机的关注显得相形见拙,尤其是与欧洲法德等国传媒的广泛报道对比。
这一“精神危机”肇自领导全球六分之一人口和一半以上基督徒的罗马天主教最高领袖——教宗(教皇)本笃16世新近的敕令,撤销教廷1988年将反对第二次梵帝冈大公会议(主教会议;以下用华人教会习称“梵二大公会议”)的“圣庇护十世司铎兄弟会”(以下简称“司铎兄弟会”)成员驱逐出教的决定(自科绝罚令)。
这一敕令马上遭到国际犹太势力的全力反对,以及天主教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造成本笃16世骑虎难下的困难窘境。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梵蒂冈内部消息透露:本笃16世如果被逼得走投无路,甚至会考虑辞职,以“维护教廷声誉”。
如果真到这一步,这会是1409年罗马教廷结束“西部教会分裂(有三位教宗同时在位)”600年以来第一个逊位的教宗,对全球天主教会的震荡不言而喻。
“司铎兄弟会”犹如原教旨主义者
原来“司铎兄弟会”可以说是天主教会内部的原教旨主义者,强烈反对梵二大公会议采纳的一系列现代化和“自由化”改革,尤其是当前争议的关键问题:天主教会传统教条中的强烈反犹主义。
司铎兄弟会至今仍然坚持犹太民族犯有“弑神罪(deicide)”(按照三一教义,杀害耶稣基督等于弑神)。
更有甚者,司铎兄弟会的英籍成员威廉姆森(Richard Williamson)在教宗敕令前两月,还在电台采访中公开否认纳粹德国屠杀了600万欧洲犹太人,并说纳粹毒气室纯属捏造,至多只有数十万犹太人死于集中营。
如此顽固反犹,使得本笃16世接纳司铎兄弟会返回教会的敕令立即引起以色列到欧洲各地犹太教会和组织团体激烈抗议,纷纷与梵蒂冈中断正式关系。
在至今仍然具有强烈反犹历史罪孽感的欧洲,尤其是上世纪反犹罪恶最深重的德国和法国,朝野各界群起批评教宗的敕令。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法国50名著名天主教知识分子联名反对教宗的敕令。在德国,总理默克尔极为罕见地直接点名批评教宗(默克尔本人来自新教主导的前东德地区,而非天主教徒),传媒也是一片讨伐之声,《明镜》周刊上甚至出现《德籍教宗玷污天主教会》的标题。
这样强烈的内外反应,使得教廷和教宗陷于非常被动的处境,只能再三重申对犹太人遭纳粹大屠杀的强烈谴责,还被迫对司铎兄弟会成员要恢复主教身份,增加“接纳梵二大公会议”以及威廉姆森收回反犹太言论等额外条件。
威胁到“教皇永无错”的重大原则
以笔者之见,教宗的最大失策,是没有预见到他正好撞上了美国主导的“种族大屠杀工业”(Holocaust Industry)的枪口。这一“种族大屠杀工业”,指的是美国学界、传媒、好莱坞的犹太势力通力合作,没完没了地反复渲染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种族大屠杀,无条件地支持以色列的生存权,制止世人对以色列压迫阿拉伯人劣行的任何批评。
在中东新局势和白宫换主之际,“种族大屠杀工业”处于高度动员状态,而难以允许法国《世界报》披露梵蒂冈原先认为反对意见会很快消失的一厢情愿。
教宗目前进退维谷,是面对空前的反对声浪和司铎兄弟会的不妥协态度,却难以认错,收回成命。这样出尔反尔,威胁到梵蒂冈“教皇永远无错”(Papal infallibility)这一重大原则,所以才会有本笃16世宁愿退位的内部传闻。
“教宗永远无错”教义,由庇护九世于1869-1870年召开第一次梵帝冈大公会议决定。这并不是说教宗一开口便是不容怀疑的“最高指示”,而只适用于有五项条件的主要决策。
本笃16世的最新敕令是否满足所有定义,尚无权威意见。但是这一敕令符合其中最重要的“由座(ex cathedra,大意是以基督教会最高领袖的名义)”一条,却毫无疑义。
正如德国传媒指出,本笃16世重新接纳保守反犹的司铎兄弟会,却不肯原谅拉丁美洲的许多天主教“革命神学”教士,实际上是在开梵二大公会议“改革开放”的倒车。这是另外的题目了。(于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