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中国智库要大有作为尚需“自由呼吸”——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中国智库要大有作为尚需“自由呼吸”
2009年02月04日 09: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4日电 香港《大公报》4日刊文说,中国智库尽管成果斐然,但无论在规模地位、公信力和影响度上,与政府和公众的需求还远不能适应,不相匹配。中国智库要大有作为,尚需“自由呼吸”。

  文章摘录如下:

  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形成五大系统,2500多个机构,专职研究人员3.5万,工作人员27万,数量已超美国。然而鱼龙混杂,不仅在满足国家决策信息需求上有不足、缺位已是不争的事实,用网友的话说,“水平低下,威信不高,根据不足,频发议论,误人误国”。笔者以为,中国智库要大有作为,名副其实,尚需“自由呼吸”。

  智库最初也称“思想库”,是指由专家组成,为决策者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在我国,智库的成分相对复杂,有仰靠政府的专门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的事业单位,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如零点调查公司),也有隶属于大学的研究组织。在民办智库中,则大多数依靠国外基金生存。

  难免打上利益集团烙印

  随着信息革命深入和科学民主决策的需要,即及时精确信息和“正确时间用正确方式行事”的需求,智库迅速发展,不仅已成影响政策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力量,也成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尺度。所喜的是,过去20年正是中国智库类型、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大的“黄金时期”。门类众多、人员庞大、资源丰富的各类型智库,通过或建议与参与国内政策的形成,或创造能转变为政策的新思想,或为政策建议提出论点和论据等途径和形式,有力地推动着政治、经济、民主、法治的进程。

  中国智库尽管成果斐然,但无论在规模地位、公信力和影响度上,与政府和公众的需求还远不能适应,不相匹配。囿于束缚或惑于经济的“拐卖”,总像在深海中潜泳,很难自由的呼吸,更难于独立的思考,导致学术研究总难免打上利益集团的烙印,失之公正,“驴唇不对马嘴”。对此次金融危机的预测就多有失误。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面对美方的宽慰之谈,中国主流智库大部分都相信其危机“是暂时的”,公开强调“这只是美国的问题,对中国影响不大”。2008年7月份,当国际油价将突破每桶147美元时,国内不少重要能源研究机构几乎同时跟在国外分析家后面鼓噪200美元的年终预测,而12月底每桶35美元的价格棒喝了这一切盲从。

  这些年,不少专家奇谈怪论屡发,信口开河,被公众讥之为“砖家”。什么“春运铁路一票难求在于票价太低”、“学费太低不利于穷孩子上学”、“中国改革利益受损最大的是干部”、“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取消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以及“土地红线有害论”等,不一而足。一项调查就表明,80%的公众对专家学者包括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的印象偏差、评价偏低!

  通过购买方式鼓励思考

  政府决策当然需要“兼听则明”,何况“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可不少智库常常成了政策和决策的传声筒和放大器。从去年奥运会始,中国股市一路速降,而这期间恰恰是“唯稳”聒噪最为热闹的一段时间。一些专家学者担当的正是帮闲的角色,更有一批人成了房地产界暴利“杀人”的帮凶。

  民间智库可以接受外国基金,也不妨为利益集团代言,但即便如此,仍需保持独立的思考、科学的论证,而不能被金钱所“收买”,盲目跟从国外的价值立场,甚至“为五斗米折腰”,出卖国家经济利益。

  “自由的呼吸”,正是中国智库得以成熟壮大的灵魂。不妨允许各组织间平等竞争,并通过购买研究成果的方式鼓励思考。对一些官方研究机构,就当确保其经费来源,不让他们“找米下锅”而“吃人家的嘴软”。通过立法形式,针对不同类型智库出台宽松的行业管理条例,为其发展创造良性的生存环境。

  至为关键的是,智库们自身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从民众中汲取智慧,从社会实践中汲取养料,自在成长。(刘效仁)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