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3日电 香港《亚洲周刊》2009年第5期刊出文章说,迈入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部署大外宣格局,外宣新政成为中国全球一大战略,要发出自己有效的声音,让中国说话掷地有声,准确树立中国的海外形象。
文章摘录如下:
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这是中南海在刚过去的2008年末,向中国传媒发出的动员令。迈入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部署大外宣格局,即逐步建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外宣布局,外宣新政成为中国全球一大战略。
外宣新政的第一步已经呈现。中央电视台(央视)2009年大型元旦晚会,于2008年12月31日22时起,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英文国际频道、法语频道、西班牙语频道并机直播。这是央视首次使用多语种全球直播大型文艺晚会。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历了大悲大喜,经济崛起、拉萨事件、四川地震、北京奥运、三鹿“毒奶”,动宕起伏。在重大事件面前,中国媒体表现可圈可点,但也有亟须反思之处。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令自己对国际舆论的重视程度迅猛提升,西方舆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固然有不信任的偏见,但中国解释和说明自己的能力,也受到西化语境的制约。
中共沉思如何发出自己有效的声音,让中国说话掷地有声,准确树立中国的海外形象,中国的对外宣传必须加快加大“走出去”工程。
2008年12月,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写下:“努力把中央电视台建成技术先进、信息量大、覆盖广泛、影响力强的国际一流媒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也提出:“加快实现由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变,由以国内受众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转变,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
此后,中国主流媒体雄心勃勃,“外宣新政,全球战略”,“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要投资未来”,“大国要有大忧虑”,为“走出去”纷纷提出建议、规划。
目前,中国的外宣现状是:央视有英语、中文国际、法语和西班牙语频道,海外用户超过八千四百万户。中国大型海外文化活动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有三十八种外文报纸、三千一百五十八个海外听众俱乐部、十家海外孔子课堂等,逐步构建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新体系。中国互联网网站数二百多万,网民数近三亿人,有一百九十多家有新闻登载资质的网站。
中国要加快实施“走出去”工程,并不担心资金落实、人才招揽问题,但目前尚未有具体步骤,只是议论规划阶段。此举有望反击西方“妖魔化”或误解心态下的对中国形象的描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说,当人被蒙上眼睛的时候,他就只能依靠“偏见”做出判断。西方媒体在拉萨事件报道中,所表现出的非职业偏见,除了他们戴着的有色眼镜外,肯定与他们被蒙上了眼睛的过度反应有关。
日内瓦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相蓝欣认为,2009年中国也许更不平凡,因为世界更急切地想了解中国,想听到中国人的声音。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绝不是要中国人在国际事务中畏葸不前、哑然无声,而是不轻举妄动。既要动作,就要能发出威力,既要发言,就要掷地有声。(江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