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爆出的麦道夫 (Bernard Madoff)投资诈骗案,实在是给了整个资产管理业一记黑眼。作为这个行业的一员,我感到与有耻焉。
除了高达500亿元的牵涉金额令人咋舌,更讽刺的是当事人贵为那斯达克前主席,德高望重,理应是能信得过的最后一人,如果连他都不能信,这个行业还有谁能信?
随着报道范围逐渐扩及受害人,他们的遭遇让整个事件更加贴近每一位投资人。费城询问报最近报导了玛琳•伊宝的故事。她把和去世的丈夫辛苦一生累积的730万元都交给麦道夫做保守投资,每年收入将进40万元,生活优渥。她原以为下半生衣食无虑。
现在她的资产全部丧失,迫于生活,不得不重新找一份看护老人的工作。她赶紧退还任何可以退还的物品,不能退还给商店的就开始卖掉。一夜间,她从贵妇变成贫妇。她说现在看到地上有五分钱,她会把它捡起来。
玛琳的遭遇非常可怕;她所建立的生活就此毁了。听到这样故事的投资人不能不担心,怎样确保同样的事情不发生在我的身上。
麦道夫用来欺骗玛琳的是一种称为“庞氏骗局”(Ponzi's Scheme)的手法。这是在上世纪初被意大利移民查尔斯庞氏发扬光大的古老骗术。所有的投资失败以诈骗最讨厌,而所有的投资诈骗又以庞氏骗局最难以提防。受害人除了亏钱还要生气,伤财又伤身。
简单来说庞氏骗局就是用某种吸引人的报酬来吸引投资者,而且用后加入者的本金来当作先加入者的报酬。由于先加入者证明可以拿到被保证的报酬,于是后面的人放心的源源加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庞氏投资骗局的难以提防在于,只要做得妥善,它极难察觉。而麦道夫作为内行人,更把它做得天衣无缝。我们一般用来检验正规经营公司的主要机制─公司的合法注册、名气、信誉、历史、规模、管理人的经验和资历、以及投资成绩纪录─在本案中统统失灵。
从名气来看,麦道夫挟着那斯达克前主席的光环,拥有第一流的名气。从公司历史来看,透过庞氏骗局的致命效果他的公司得以建立起50年历史。从规模来看,投资人把500亿元交给他投资。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评分,他的公司都名列前茅。
麦道夫最聪明之处,或许是仅仅保证等同于股市长期平均的10%至12%报酬。其它骗子总会想要用超人一等的报酬率来吸引人上当;麦道夫不然。他保证的是教科书里所说的可能取得的报酬。
表面上看麦道夫的报酬率普普通通,实际上麦道夫的报酬率更加能够取信于人,因为这种报酬无须诈骗就可以取得,因而他的投资人不疑有他。内行的麦道夫知道,超越一定资产水平,客户追求的不是高报酬,而是稳定的合理报酬。
那么你或许会想,我不投资、或是自己管投资,是不是就杜绝了这类问题呢?不然。先举例再说理:房屋装修也经常有诈骗纠纷,你会不会为了要防范上当而在下次厨房需要翻新时坚持不做、或是自己动手呢?你不会。正确的做法─或许也是唯一的做法─只能是更加小心的筛选雇用帮你做事的人。
从传统角度评估资管业者
即便在麦道夫的庞氏诈骗中失灵,你仍然只能从公司的合法注册、名气、信誉、历史、规模、管理人的经验和资历、以及投资成绩纪录来着手评估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合法注册是最基本的,但别小看这一点;投资业无照经营或借照经营的人多的是。
你打算雇用的公司的名声如何?名声是一种资产,有好名声的公司更有动机要小心呵护它。
你打算雇用的公司有多久历史?有多大规模?公司历史越久,客户越多,说明越多人和其往来而感到满意。
该公司的工作人员有多少经验、有什么资历?投资这个领域,学校教不了一半的知识,更多必须从实战经验中取得。
除了这些传统角度,鉴于它们在麦道夫事件中没有发挥作用,我想要再提出三点建议:
一 操作与保管分家
麦道夫之所以能够一手遮天这么久,原因之一是他的公司包办了包括资产的投资以及保管在内的一切业务,可以肆无忌惮的伪造交易、伪造报表。倘若操作与保管分家,A公司负责投资决策,资产放在B公司,则两手要遮天虽不是不可能,至少会困难一些,因为两边都得同意参与阴谋才能成功。
二 把资产分散给不同公司管理
做这样的建议我有些犹豫,因为资产的集中管理是有些好处的。投资管理人往往需要对客户的财产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视野才能做出最适当的投资决策。资产集中一处也较容易观察,也能取得最优惠的费率。
但是如果要以安全为重,把资产分散给不同人管理是有效的。你同时碰上两个甚至多个骗子的机会不大。
三 加重白领犯罪的刑罚
当然这只有政府能做。美国刑罚制度向来偏重惩罚暴力犯罪,抢一家州际银行的200元可以让你入狱20年;诈骗200万或许都可能逃避牢狱之灾。事实上白领犯罪所摧毁的人生和家庭不亚于暴力犯罪。我认为当前的刑罚对白领犯罪难受遏阻之效。
反对重罚的人常说报复无济于事。确实,重罚无济于挽回已发生之犯罪,但能遏阻未发生之犯罪。若在证据确凿之后判处麦道夫无期徒刑,未来或许会少几宗投资诈骗。
(摘自美国《世界日报》 作者:萧良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