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从孔子逸事看仇富与傍大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美国侨报:从孔子逸事看仇富与傍大款
2009年02月02日 10:49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论语》子罕篇第九·二十七)

  子路个性直爽,颇有侠客之风。老爷子常忍不住夸奖他,但子路一听夸奖就受不了,全身散发出“得瑟”的光芒,纯粹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那种“阳光男孩”,逼得老爷子只好马上一盆冷水浇下去。

  老爷子说:“穿着破烂溜丢的中山装,跟那些穿着貂皮大衣的有钱人站在一起,一点都不感到不好意思,这个人是谁呢?就是亲爱的子路。用一句《诗经》里的话来夸奖他,就是不嫉妒,不贪婪。能做到这样,多好啊!”子路听老师竟还引用名言来夸奖自己,尾巴一下子就翘到了月亮上,一辈子都在念叨这句诗。老爷子听说了,知道子路同学老毛病又犯了,于是再来一句,“光做到这样,还不够好啊。”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出自于《卫风·雄雉》。据《四书集注》,忮的意思是“害”。《集释》说,耻己之无而恨人之有则忮,用今天的话说,忮就是“仇富”。求的意思是“贪”。《集释》说,“耻己之无而羡人之有则求”,用今天的话说,求就是“傍大款”。臧的意思是“善”,也就是好。

  子路穿着破烂的衣服,不是因为他“装穷”,而是因为他真穷。他能够在有钱人面前一点都不觉得寒碜,不是因为他曾经富过,心理上有优势,其实他从小就是个苦孩子。《二十四孝》中有个故事叫“负米养亲周朝子路”,说的是子路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只能吃红薯。他曾为了父母亲,背着一大袋米走了一百多里地。后来他父母亲死了,他也成了大款。一天,他面对着满桌的好菜,叹息着说,“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我现在想吃红薯,想为父母背米走一百里地,却不能够了啊!)

  从这里可以知道,子路不仅是个孝顺的孩子,而且确实是个穷孩子。在这一点上,子路跟今天的很多“草根”中国人一样。除了出生在城市中的80后和90后,所有的中国人几乎都曾经有过穷苦的童年。当他们长大了之后,到了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面对身边熙熙攘攘的有钱人,但子路的那种心态和姿态,却再也无法找到了。

  有些人,在面对豪华轿车和名贵服装时,心里升起的是深深的嫉妒和仇恨。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世界,每个毛孔都流淌着鲜血。”他们觉得,这些财富上就沾染着自己的鲜血。于是,有人偷砸车窗,有人绑架有钱人,勒索钱财。全社会因此引发有关“仇富”的大讨论。

  有些人,在面对花天酒地的权贵生活时,心里升起的是深深的自卑,随之而来的狂热的贪婪。于是,穷人在富人面前展现着卑下的神色和赤裸裸的谄媚。大学女学生,可以为了不愁吃穿的生活委身于目不识丁的老板,成为臭名昭著的“二奶”、“三奶”。满腹诗书的所谓学者们,可以为了“润笔费”,不惜违背学术良知,为奸商强词辩护。

  “仇富”有现实原因,但过分的仇富,带来的是“已经先富起来”的人的恐惧,他们只好雇佣大量的保镖,保持与穷人的距离,甚至远渡重洋,将财富转移到海外以求安全。这无疑会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伤害。“傍大款”则不仅会让人失去最底限的良知与道德,而且更会加深社会的不公,造成更多的对立情绪。它们虽然殊途,却同归。

  如果我们对社会进步抱着支持与维护的心态,那么子路的“不忮不求”,便是今天社会的良药。用一种平静温和的心态,来看待自身在社会中的处境,然后用建设性的办法,改善这个处境。这便是儒家的做法,不走极端,选择最佳路线。

  (摘自美国《侨报》 作者:王奇华)

【编辑:官志雄
    更多海外华文报摘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