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3日电 香港《大公报》23日刊发资深台湾问题评论员林修祺文章《民进党重生亟须新思维》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向民进党发出“软的更软”的信息,有利民进党的务实中生代向理性方向转型,也为促进中共与民进党沟通乃至建立“民共平台”提供了宽松的交集点。
文章摘录如下:
去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的“胡六点”,是将两岸关系由“先经后政”推向“政经并举”新阶段的纲领。胡总宣示,“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还首度公开称呼“民进党”,提出“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我们愿意作出正面响应”。这个政策宣示更贴近台湾的政治现实,更符合台湾的民意,为台海现状双方的政治地位与关系定位,展示了充满想象的探讨空间。
要把两岸关系推向政治协商新阶段,只有“国共平台”是不足够的,还必须与民进党建立相应的沟通管道。胡总此际向民进党发出的呼吁,在时机上非常适当,在用语上也相当容忍和宽松。所谓“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其中“改变”这个词最值得推敲,其微妙之处就在似乎不等于要民进党一下子完全彻底抛弃“台独”分裂立场,在现阶段只要把“台独”分裂立场模糊化或淡化,承诺维持台湾现状,也可算是某种程度的务实改变。
这个“软的更软”的信息,有利民进党的务实中生代向理性方向转型,也为促进中共与民进党沟通乃至建立“民共平台”提供了宽松的交集点。
民进党处转变机遇期
现在是民进党危机最大的衰落期,也是民进党转型的机遇期。问题是民进党还存在自我调整的机能和自动修正的因素吗?笔者去年底访问了民进党不同派系、不同层次的中青代干部,发现其中的有识之士正在恢复或开辟务实的思想路线,对于民进党与中共的沟通对话,亦抱着前瞻性、积极性的态度。以下举几个例子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民进党中常委段宜康在接受访问时指出,民进党下野至今未有真正反省和深刻检讨,党内虽然出现过改革的呼声,但无论在路线、政策、组织、论述等方面,都没有重大调整和改造。他认为在两岸关系问题上,民进党须有新思维、新论述,才能找到自己的着力点。他表示,虽然民进党与中共或大陆方面有非正式的接触沟通,但有必要建立正式的沟通机制和对话管道。他强调,“民进党要拥抱中华民国”,在不互设先决条件下,民进党可以与中共谈“九二共识”、“一中各表”。
民进党中央党部文宣部主任郑文灿在接受访问时,对于民进党的政治诉求和论述有没有新说法的问题,直言就是“维持现状”,“维持中华民国的现状”。对于两岸关系问题,郑文灿表示,民进党希望中国崛起的过程是和平的,也期望结果为台海及东亚地区带来和平,并为华人社会带来繁荣昌盛。他指民进党无意与中共交恶,但目前不急着与中共有交集,只急着寻求相互了解和理解,即透过接触交往,互通情况,解释政见和政策考虑,减少误导与误判。
中生代提维持现状论
在访问段宜康时,因访问地点在《新社会》政策双月刊社址,并获赠去年12月15日出版的创刊号。笔者发现民进党新潮流系有一最新动态,就是为了争夺舆论战场及党内的论述主导权、话语权,最近成立了“台湾新社会智库”,并透过网站形式及《新社会》政策双月刊,建立有新系特色特性的宣传阵地。
游锡堃担任民进党主席时虽然宣称取消派系,但实际上仍然存在派系和派性,“新社会”显然就是“新潮流”的新代号,若简称“新系”,则可谓名号一以贯之。《新社会》的阵容,几乎全是新潮流系的重要人物:发行人吴乃仁是新系龙头之一,社务顾问林浊水是新系“理论大师”。编辑顾问洪奇昌是新系龙头之一,邱太三是新系中与大陆交往密切的温和派,赖清德是新系医学界的主力干将,利锦祥是新系大老,段宜康是继洪奇昌的新系总召集人。总编辑梁文杰由新系资助出国深造,曾任林浊水助理。
吴乃仁在《新社会》发刊词中,强烈批评民进党过去所标举的核心价值,在过去八年的执政耗损下已消耗殆尽,下野后又没有余力思考发展的方向。他强调,“希望从根本的源头开始,打下民进党重生的基石”。其所谓“根本的源头”就是思想路线。扁系要把民进党拉回激进“台独”路线,新苏系则主张淡化“台独”路线,其中生代更提出“维持中华民国现状”的说法,就民进党内部而言,已可算是一种新思维、新观点了。
新系争夺论述主导权
民进党的支持度只剩百分之三点九。“激独派”自慰曰:“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要挟蔡英文及民进党“硬起来”。但民进党在立法院只有四分之一议席,去年10月底到11月初搞激烈街头运动又大失民心,蔡英文与民进党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硬起来”,实际上已到了想硬也硬不起来的境况。民进党若要浴火重生,改变思想路线才是硬道理。
民进党面对自己的失落和衰败,面对内乱不止的台湾,面对快速崛起的大陆,面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亟需要相应的新思维、新论述。
新苏系中生代提出的“维持现状”论,也可能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一种内外有别的策略,即对党内和绿营仍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对中间选民和大陆方面,则把“台独”主张隐晦或模糊化,以利民进党争取选票,和策略性“创造”与中共的交集点,以便与中共建立沟通管道,改变民进党在红蓝绿“三角演义”中被边缘化的角色。即使如此,也不会改变中共做民进党工作的既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