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6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6日刊文说,马英九是台湾岛上大多数人最后的希望。今天的马英九,面临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舞台剧《白人的伟大希望》中的类似境况。这是一场赌博,只能赢,不能输。目前看来马的筹码非但不多,还有愈来愈少之势。不过到了危急关头,反会倾其全力,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文章摘录如下:
上周一篇《台北──苦闷之都》一文见报后,我当天接到两通电话,一通来自“总统府公共事务室主任”蔡仲礼,另一通来自“驻美代表”袁健生,他们都告诉我:马英九看了我的文章后,心里不大是滋味。想不到日理万机的他,居然会注意我一升斗小民写的东西,而且有反应。看来我的苦心没有白费,多少也达到些为民请命的目的。
不过使人稍感遗憾的是,马英九似乎对于我消息来源的兴趣远大于我所写的内容,其实这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应该说,内容如果属实,谁提供信息并不那么重要。也许马先生不尽同意我所言,而又不便回应,他或有难言之隐,这我都能理解、也尊重。重要的是,他能察纳雅言,从他对拙文的反应来看,他像是一位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人。
更重要的是,如今马先生据高位,难保他不会被幸进之徒乃至群小包围,所以他必须时时刻刻以“亲君子,远小人”为念。这也是诸葛武侯在《前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谏之再三的苦口良言,前汉所以兴,得益于“亲贤臣,远小人”;后汉所以倾,败在“亲小人,远贤臣”。此乃千古不易之至理名言,望马英九三思之。
老实说,马先生是岛上大多数人最后的希望,特别是外省族群,大家当然希望他好,不愿见他倒。否则,覆巢之下,绝无完卵。好有一比,今天的马英九,等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美国舞台剧的The Great White Hope(白人的伟大希望)。
上述舞台剧虚构的故事是二十世纪初,美国重量级黑人拳王琼森(Jack Johnson)打遍天下无敌手,使白人社会颜面尽失,苦恼不已。后来终于出现一位白人拳击手,足以和琼森对抗,遂成了白人们的The Great White Hope,而他也不负众望击败琼森。只是黑白种族间的矛盾和歧视,反而因此加剧,这样的Great White Hope,究竟是好是坏,成了辩论不休的哲学难题。马英九不也面临类似的困境吗?
大家对马爱之深,责之也切,但基本上都是为他好,除了那些在政治上和他绝对对立的人们。不管马愿不愿意或喜不喜欢,他已被选为台湾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人物,马也是台湾最后的希望,我们没有选择,只有无条件地支持他。我们和他休戚与共,荣辱同沾。他的成功,是我们的成功;他的失败,也是我们的失败。
这是一场赌博,只能赢,不能输。目前看来马的筹码非但不多,还有愈来愈少之势。不过到了危急关头,反会倾其全力,力挽狂澜,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去过赌场的人都知道,场上有手气背和手气旺,不可能一直输,也不会总赢。要紧的是,手气旺来时,一定要把握,否则机会稍纵即逝。马的手气旺尚未到,但我们有信心,这赢的机会终究会来的;一旦来时,就是马大大斩获、收割之时。让我们且拭目以待之。(傅建中)